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浮玉无尘,五亭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爱溪上琼楼,凭雕栏、久□飞云远。人在虚空,月生溟海,寒渔夜泛,游鳞可辨。正是草长苹老,江南地暖。
汀洲日晚。更茶山、已过清明,风雨暴千岩、啼鸟怨。芳菲故苑。深红尽、绿叶阴浓,青子枝头满。史君莫放寻春缓。
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浮玉无尘,五亭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爱溪上琼楼,凭雕栏、久□飞云远。人在虚空,月生溟海,寒渔夜泛,游鳞可辨。正是草长苹老,江南地暖。
注释:横塘水平静如镜,花朵的影子映在水面上,孤城的景色也随着水流转动。浮玉般的水面没有尘埃,五座亭台互相辉映,画桥矗立着。垂虹桥的一端不断地流淌着。我喜欢站在溪边欣赏那琼楼玉宇,靠在雕花栏杆上久久地凝望着远方。人们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月亮升起在海平面之上,寒冷的夜晚,渔民乘船在江面上飘荡;鱼儿在水中穿梭,清晰可见。正值芳菲时节,但故苑中的花儿已经凋谢殆尽。绿叶茂盛,满树的青果挂在枝头。史君不要再放走寻找春天的机会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春色的词,词人以写景入笔,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生机盎然的江南水乡春日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江南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 开篇即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横塘之水平静如镜,花朵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上。孤城之景也在水面上缓缓转动,仿佛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这一句中,“横塘”、“孤城”和“花影”三个意象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词人又通过“浮玉无尘”、“五亭争景”等词语,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面的美丽之处。浮玉般的水面没有尘埃,五座亭台互相辉映,画桥矗立着。这些词语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画面的色彩和质感,更通过色彩的变化和光影的交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爱溪上琼楼,凭雕栏、久□飞云远。” 词人喜欢站在溪边欣赏那琼楼玉宇,靠在雕花栏杆上久久地凝望着远方。这句中的“久□飞云远”描绘了词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词人的豁达胸襟,又展现了他的多情本性。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当人们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时,“人在虚空,月生溟海”,明月升起在海平面之上,寒冷的夜晚,渔民乘船在江面上飘荡。这里,词人巧妙地用“溟海”来形容月光洒落的景象,既增加了画面的诗意,又增强了意境的深度。同时,“寒渔夜泛”一句则描绘了渔民们在寒冷的夜晚里泛舟捕鱼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
词人又通过对“芳菲故苑”和“青子枝头满”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芳菲故苑中的花儿已经凋谢殆尽,绿叶茂盛,满树的青果挂在枝头。这些描写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气息,更让人感受到江南春日的韵味和魅力。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画面的细致描摹和情感的真挚表达,使得整首词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