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烟敛散媚晴空。云淡奇峰。澄江金斗平波面,扁舟载、蓑笠渔翁。仿佛辋川图上,依稀苕霅溪中。
舂锄掠水浪花重。飞傍芦丛。绮霞斜映征鸿影,供吟毫、佳景无穷。顿起骑鲸游兴,泠然欲御清风。
【注释】
- 双溪阁:即双清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
- 瑶烟:云雾缭绕的景象。
- 晴空:天空晴朗。
- 云淡:云层很薄。
- 奇峰:奇特的山峰。
- 澄江:清澈见底的江水。
- 金斗:形容水面波光闪烁,犹如金色圆斗。
- 蓑笠渔翁:戴蓑衣、笠帽的捕鱼人。
- 辋川图上:指唐代王维《画》中的辋川景色。
- 苕霅溪中:指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的苕溪、霅溪。
- 舂锄掠水浪花重:春耕时节,农民用锄头在水上打捞水中的浮萍。
- 绮霞:美丽的晚霞。
- 征鸿影:远行的鸿雁的影子。
- 泠然欲御清风:形容诗人想乘风而去的情致。
【赏析】
此词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风入松·双溪阁观水》。全词通过对双溪阁观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
上阕写景。开头三句描写了雨后晴空的景象,“瑶烟”指的是云雾缭绕的美景,“敛散”则表现了天气的变化。随后,作者描述了云层稀薄时的奇峰和波平如镜的江面,扁舟载着蓑衣笠帽的渔翁,仿佛置身于《辋川图》和《苕霅溪》之中。这里的关键词“奇峰”、“江面”和“渔翁”,都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和动态的气息。
下阕抒情。“舂锄掠水浪花重”描绘了春耕时节,农民在水上打捞水中浮萍的情景,与上阕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接着,“飞傍芦丛”和“绮霞斜映征鸿影”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色,为整首词增添了更多的浪漫色彩。最后,“顿起骑鲸游兴,泠然欲御清风”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像骑鲸一样遨游天地之间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