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不比花含粉。约月眉黄春色嫩。小桥低映欲迷人,闲倚东风无奈困。
烟姿最与章台近。冉冉千丝谁结恨。狂莺来往恋芳阴,不道风流真能尽。

【注释】

天然:自然生成,天生。不比:不如。约月眉黄春色嫩:指柳树的枝干细长如眉毛,呈黄色,春天来临时,颜色更加鲜艳。小桥低映欲迷人:小桥被垂柳的枝条遮挡得低低地,似乎要遮住人的眼睛使人看不清。闲倚东风无奈困:形容人靠在小河边,被春风拂动而感到困倦无力。烟姿最与章台近:比喻女子的风姿最为娇媚动人。冉冉(rǎn):轻盈柔美的样子。千丝谁结恨:指柳条上结满了无数柳絮,好像有人在那里结下怨恨一样。狂莺来往恋芳阴:指黄莺在春天时喜欢停在花木茂盛之处鸣叫。风流真能尽:意思是说柳树的美色真是到了极点,无法再增加什么了。

【译文】

柳树天生就不如鲜花般娇艳,它的枝条细细的像眉毛一样,颜色是淡黄色的春天的颜色嫩绿。小桥被它低垂的枝条遮掩,仿佛想要遮人的视线让人看不到。我靠在小河边,因为春风轻拂而显得有些困倦无力。柳树的风姿和女子的美丽非常相像,她的腰肢纤细,姿态优雅。柳条上结满了许多柳絮,好像有人在那上面结下了深深的怨恨。黄莺在春天飞来飞去,喜欢停在花木繁茂的地方鸣叫。春天的美色已经达到了极点,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增加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柳为题,从柳树的形态、色彩、动态等方面入手进行描绘,表现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天然不比花含粉,”开篇即写柳色之天然。诗人将柳树与花儿对比,说明柳树的风姿之美非同一般。“约月眉黄春色嫩”,接着又写柳叶之眉样,其色泽之黄,春意之浓,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小桥低映欲迷人,闲倚东风无奈困”,描写了小桥被垂柳遮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愉悦之情。“闲倚东风无奈困”,则写出了诗人因欣赏美景而感到疲倦无力的感觉。

接下来的四句是对柳叶风姿的进一步描绘。“烟姿最与章台近,”“冉冉千丝谁结恨”,用“章台”代指杨柳,形象地描绘出柳树随风摇摆的优美姿态,同时暗示了柳树的柔美风韵。“狂莺来往恋芳阴”,则写柳树成为了黄莺等小鸟的栖息之地,它们在柳树下欢快地唱歌,表现出了春天的美好。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柳树赞美之情的表达。“风流真能尽”,诗人认为柳树的美已经完全展现出来了,再也无法增加什么了。而“狂莺来往恋芳阴,不道风流真能尽。”这句诗则写出了诗人对柳树的赞美之情,他感叹柳树的风流已经到达了极致,无法再增添什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