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女飞霜重,黄花挹露鲜。
伊人今已矣,节物独依然。
抚事真疑梦,登高泪迸泉。
关河重回首,烟草夕阳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释义及赏析:
- 青女飞霜重 - 这里的“青女”指的是春天的使者,而“飞霜重”则形容了春天的寒冷和霜降的情况。
- 黄花挹露鲜 - “挹”意为舀取,这里指采摘。黄花(菊花)因吸取早晨的露水而显得格外鲜艳。
- 伊人今已矣 - “伊人”代指前恋人或逝去的亲人。诗人感叹自己心中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 节物独依然 - “节物”通常指节日或节气时的物品,“依然”表示这些物品依旧存在,但诗人的心情已大不相同。
- 抚事真疑梦 - “抚事”即面对现状,“疑梦”表示诗人对现实感到困惑和不确定。
- 登高泪迸泉 - “登高”通常指登上高处,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泪迸泉”形容泪水如泉水般涌出,表达了诗人极度的悲伤和哀伤。
- 关河重回首 - “关河”泛指山河,这里可能指故乡或曾经生活的地方。“重回首”表示诗人再次回望过去的山河,感慨万千。
- 烟草夕阳天 - “烟草”形容远处模糊的景象,“夕阳天”则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凄凉、落寞的感觉。
译文:
青女带来了秋天的寒意,使大地披上一层霜雪;菊花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更加娇艳。如今你已离去,只剩下我独自面对这一切。面对现实,我不禁怀疑这一切是否如梦境般虚幻;站在高高的山峰上,我的泪水如泉水般涌出。回首望去,那片熟悉的山河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在夕阳西下的朦胧中,一切都显得如此凄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