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且向飞霞瀹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忧。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今日聊修故事,□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不但莼鲈□,杜若访芳洲。

九日修故事访南山,

崖间有前太守所作水调歌头,

率尔次韵:

卷尽风和雨,

晴日照清秋。

南山高处回首,

潇洒一扁州。

且向飞霞瀹茗,

还归云间书院,

何幸有从游。

随分了公事,

同乐与同忧。

少年事,

湖海气,

百尺楼。

萧萧华发,

归兴只念故山幽。

今日聊修故事,

□岁大江东去,

应念我穷愁。

不但莼鲈□,

杜若访芳洲。

注释:卷尽:把风吹散,使云雾散开。风和(hé)雨:风雨。清秋:秋天的天气。扁州:地名,指浙江湖州。瀹(yuè)茗:烹茶。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东坡先生在这里以“瀹茗”比喻自己的心情。 还:返。 书院:学校。 何幸:有幸。 随分:随便、随意。 穷愁:贫穷困苦。 莼鲈(chún lú):即莼菜、鲈鱼,都是水产物。这里借代作者家乡的特产。 □(xiān):音“先”,古代对年幼的称呼。 大江东去: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里是借用此句。 穷愁,指作者的困窘之苦。 不但:不仅。 莼鲈□:即“莼鲈之思”,用典。据《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哉?’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 杜若:《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中有:“彼其之子,美如英。尔维何乔?维叶沃若。” 杜若,即香草,这里借指故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