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芳髻拢青丝。花下见仙姿。殢雨情怀,沾风踪迹,相见恨欢迟。
能言艳色如桃李,曾折最先枝。冶叶丛中,闲花堆里,那有者相知。

【注释】

三分:古代女子发髻的三股,这里指束发。

青丝:黑色长发。

殢(tì):困倦、沉迷的样子。

那有者:谁。

相知:彼此了解和懂得。

【赏析】

《少年游》是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咏物词,借对花木的描写抒发作者自己的感慨。上片写少女在花园中见到花朵时的情景;下片写花朵被折去后的情况及由此引起的联想。全词以“仙”字为线索,由花及人,从人到物,将物我浑融,情意绵绵地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少妇的幽思。起首两句写她见到鲜花时的情景:“三分芳髻拢青丝,花下见仙姿。”“三分”即“半分”,这里指少女把头发扎成两个结,用簪子固定住,其余的头发则披散下来,显得十分俏丽。“青丝”即黑发。“仙姿”是指仙女般的美貌。“仙姿”二字既写出了少女的外貌美,又暗示了她具有超尘脱俗的气质。“花下见仙姿”一句,既写出了少女在鲜花丛中的娇美之态,也暗含着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殢雨情怀,沾风踪迹”二句,是少女在花下看到一位翩翩佳人,顿时产生爱慕之心。但对方似乎并不在意,所以少女不禁有些怅恨,觉得自己相见得迟了些。“殢雨”、“沾风”是形容佳人品貌出众,举止优雅。这两句写少女在欣赏花景之际,忽然看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使她感到自己似乎落后了一步似的,因而产生了一种怅然若失之感。

“能言艳色如桃李,曾折最先枝。”意思是说这位佳人不仅长得美丽动人,而且善于言辞,像桃花李花一样鲜艳夺目。“先枝”是比喻其才学或美貌超过一般人,出类拔萃。这句词通过赞美对方的美貌和才能突出了佳人的美丽动人,也表达了词人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明词人对世俗偏见的蔑视。

“冶叶”“闲花”两句,是说这位佳人如同盛开的芍药、芙蓉等名贵花卉,而自己却像路边的野草一样,无人问津,没有知己。“冶叶”指艳丽的花朵,“闲花”指的是路边的野花。“那有者相知”一句既是感叹又是愤慨,表达了词人对世俗偏见和不公正待遇的不满。

这首词通过对花木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对自己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以物喻人,借物抒情,构思新颖,手法高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