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春深长薜萝。幽栖地僻少经过。一溪新绿涨晴波。
惊梦觉来啼鸟近,惜春归去落花多。东风独倚奈愁何。
诗句:
- 洞口春深长薜萝。
- 幽栖地僻少经过。
- 一溪新绿涨晴波。
- 惊梦觉来啼鸟近,
- 惜春归去落花多。
- 东风独倚奈愁何。
译文注释
- 洞口春深长薜萝。
- 关键词: 洞口、春深、薜萝
- 翻译: 春天的深处,洞口边生长着茂盛的薜萝。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个春日景象,洞口边的薜萝因春意而生,生机勃勃。
- 幽栖地僻少经过。
- 关键词: 幽栖、地僻、少经过
- 翻译: 隐居的地方偏僻,很少有人经过。
- 赏析: 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外界的疏离。
- 一溪新绿涨晴波。
- 关键词: 一溪、新绿、涨晴波
- 翻译: 一条小溪里的新绿色渐渐上涨,形成了一片晴朗的波浪。
- 赏析: 通过视觉描绘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生机。
- 惊梦觉来啼鸟近,
- 关键词: 惊梦、啼鸟
- 翻译: 醒来时,耳边传来的是鸟儿清脆的鸣叫声。
- 赏析: 描述了诗人从梦中醒来的情景,体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
- 惜春归去落花多。
- 关键词: 惜春、归去、落花多
- 翻译: 遗憾春天过去,花儿落下了许多。
- 赏析: 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 东风独倚奈愁何。
- 关键词: 东风、独倚、奈愁何
- 翻译: 独自站在东风中,心中满是忧愁,不知如何是好。
- 赏析: 这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赏析
《浣溪沙·其一》是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期求雨后至石潭谢雨途中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首二句描写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而第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第四、五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情感状态。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春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依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苏轼作品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