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解及注释:

  1. 苍生喘未苏:指广大百姓仍在苦难之中,还没有喘过气来。
  2. 贾笔论孤愤:指贾谊的文笔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感。
  3. 文采风流今尚存:形容贾谊的文采和风度至今仍然存在。
  4. 毫发无遗恨:形容贾谊虽然英年早逝,但留下的思想、文章等没有遗憾。
  5. 凄恻近长沙:指贾谊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长沙,处境凄凉。
  6. 地僻秋将尽:指贾谊被贬之地偏远,秋天将尽。
  7. 长使英雄泪满襟:形容贾谊被贬之后,很多英雄豪杰都为之落泪。
  8. 天意高难问:指贾谊被贬的原因难以理解,仿佛是天意。

译文:

广大的百姓还在受苦,贾谊的笔下充满了忧虑和愤懑之情。他的才华和风骨依然存在,即使他过早离世,也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他的遭遇让人感到凄凉,他被贬到偏僻的地方,秋天即将过去。许多英雄豪杰都为他落泪,而天意之高深难以捉摸,仿佛是上天的安排。

赏析:

这首诗以贾谊的生平事迹为背景,通过对他的赞美和哀悼,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诗中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如“苍生”指广大百姓,“文采风流”形容其才华风采,“毫发无遗恨”则表示他对国家的忠诚未泯。同时,诗中的“凄恻”、“天意高难问”等词语,表达了对贾谊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天命难测的无奈感慨。整体上,这首诗既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