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扁舟、载月过长桥,回首梦耶非。问往日三高,清风万古,继者伊谁。惟有茶烟轻扬,零露湿莼丝。西子知何处,鸿怨蛩悲。
遥想家山好在,正倚天青壁,石瘦云肥。甚抛奇亸秀,猿鹤互猜疑。归去好、散人相国,迥升沉、毕竟总尘泥。须还我,松间旧隐,竹上新诗。

【注释】

松江:指杭州西湖。

三高:指白居易、苏东坡、杨诚斋(杨万里,字诚斋)。

清风万古:比喻他们的诗风流传千古。继者伊谁:指继他们之后没有人能继承其诗风。

茶烟:指茶炉上的烟气。零露:指露水。莼丝:一种细薄的菜叶,可做汤食。

西子:即西子妆,指美女。鸿怨蛩悲:指鸿鹄哀鸣,蟋蟀悲啼,比喻诗人的怀才不遇。

家山:故乡,家乡。青壁:青翠的山崖。

抛奇亸秀:指抛却那些奇特的文采和秀美的才华。猿鹤:代指诗人自己。

散人相国:泛指闲散的人。

总尘泥:指终归尘土。松间旧隐:指白居易晚年隐居杭州西湖之孤山,与苏堤相连的地方。竹上新诗:指苏轼在赤壁题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

【赏析】

《过松江》是北宋文学家苏舜钦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由景及人,写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下片则写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同情以及对仕途艰难的感慨。全词意境清雅,情感深沉而含蓄。

首句“买扁舟,载月过长桥”为全篇定下了基调。扁舟,即船小而平如板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词人的心境。载月过长桥,可见词人心情之凄苦,也表现出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回首梦耶非”,意为回首往事,恍若隔世,感叹时光匆匆,人事已非。这一句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问往日三高,清风万古,继者伊谁”为全词的重点部分。这里的三高,指的是唐代三位著名的文人:李白、杜甫、王勃。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不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经典之作。清风万古,意味着这些作品将永远流传下去,不会被时间所湮灭。继者伊谁,则是在表达自己的困惑,不知道是否有人能够继承他们的作品,继续发扬光大呢?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也有所体现。

“惟有茶烟轻扬,零露湿莼丝”为全词的第二重点部分。这里以茶烟和零露作为象征,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意境。茶烟轻扬,意味着词人正在品茗,品味着生活的平淡与宁静;零露湿莼丝,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和谐。这句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西子知何处,鸿怨蛩悲”为全词的第三重点部分。这里的西子,指的是美人西施,她曾因美丽而被吴王宠爱,后来却沦为亡国之妾。鸿怨蛩悲,则描述了鸿雁哀鸣,蟋蟀悲啼的景象,暗示着词人怀才不遇的悲伤和无奈。这句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悲凉。

“遥想家山好在”,意为遥想家乡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这里表达了词人在外地漂泊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正倚天青壁,石瘦云肥”,则是描写了词人看到天青色的山壁、瘦削的岩石以及丰满的白云时的感受。这里的天青壁和石瘦云肥,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寓意着词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甚抛奇亸秀,猿鹤互猜疑”为全词的尾声部分。这里的奇亸秀,指的是奇异的才华和美丽的外貌;猿鹤则是指自然界中的猿猴和仙鹤,它们各自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互猜疑,则形容猿、鹤之间的相互猜忌和不信任。这句表达了词人对自己的自信以及对自己才华和品德的坚定信念。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和品行足以超越猿、鹤等动物,无需过多猜疑。

尾声部分的“归去好、散人相国,迥升沉、毕竟总尘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回归故土,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他也明白自己终究会像猿鹤一样,最终归于尘土。这句表达了词人的无奈与悲观情绪,但也透露出他对于人生的豁达与乐观。

整首词以景入情,情感深沉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这首词也展示了词人在艺术上的成就和审美情趣的高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