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陌花街。占春才子,容易托行媒。其奈风情债负,烟花部、不免差排。刘郎恨,桃花片片,随水染尘埃。
风流,贤太守,能笼翠羽,宜醉金钗。且留取垂杨,掩映厅阶。直待朱轓去后,从伊便、窄袜弓鞋。知恩否,朝云暮雨,还向梦中来。
【注释】:
- “初绾云鬟”:女子刚把头发盘起来。云鬟,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即高高的发髻。
- 云绮:指云霞般绚丽的罗绮。
- 柳陌花街:柳树小道,鲜花盛开的道路。
- 春才子:指春天里才思出众的青年男子。
- 托行媒:托人为媒介介绍。
- 风情债负:指因男女间的私情而造成的债务。
- 烟花部:指歌舞妓院。
- 刘郎恨:指晋朝刘安帝与潘妃的故事。传说潘妃为刘安帝作诗《杨叶舞》,刘安帝以为有怨意,将潘妃赐死。
- 桃花片片:指落花如片片桃花瓣飘落在水面上。
- 翠羽笼:指用翠羽装饰的头饰。
- 垂杨:柳枝垂挂下来的样子。
- 朱轓:红色的轿子。
- 窄袜弓鞋:指穿着紧身袜子,脚穿弓形鞋子的女子。
- 朝云暮雨:早晨的云彩傍晚的雨露。比喻男女之间频繁的私情。
【赏析】:
这首词写歌妓生活,以“妓女”为题,是借写歌妓的生活来反映社会现实。
开头三句,写歌妓初见时之印象。一个“绾”字,活画出歌妓梳妆打扮的情景。她一见到才子便被深深吸引住了,这“才胜罗绮”的歌妓自然要引起才子的注意。但“容易托行媒”,说明才子们只注重歌妓的外表,而不重视她的内在美,这也是当时一般社会现象。
接着两句,写歌妓与才子交往的情况,并突出了她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奈”,同“那”,“何堪”,意思是“怎能承受”。这两句写出歌妓对才子的眷恋之情,又暗指自己对才子的感情。
后两句写歌妓的遭遇和才子的无情。“风流”,这里指才华横溢、风流潇洒的才子;贤太守,指善于发现并提拔人才的贤明官员。他们能为歌妓着想,笼络歌妓的心,使歌妓心甘情愿地为他卖笑取乐。然而,好景不长,当他们离去之后,歌妓只能躲在厅堂阶前的杨柳下,掩映着她们的身影。直等到轿子离开后,歌妓才能换上自己的绣鞋。从这可以看出,她的美貌、聪明和才艺,都是才子们所看重的,因而才子们对她恩重如山。但歌妓却不知道如何报答他们,只好在梦中向这些才子求情,希望他们在梦中再来看她一眼。
全词通过对歌妓生活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和才子们的轻薄行为,也表达了歌妓对才子们的感激之情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