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杖破晴碧,铁笛叫苍寒。此中别有天地,初不是人间。落魄半生诗酒,自在一襟风月,知我者庐山。抚剑九州隘。飞笔五湖乾。
采黄精,煮白石。勘元关。有时龙吟虎啸,沧海一丸丹。俯仰百年宇宙,移换几番陵谷。尘世只如闲。长啸上天去,直赴紫薇班。

水调歌头·登紫霄峰

【注释】

藜杖:藜(lí)是草名,茎皮纤维可制蓑衣。杖:手仗。破晴碧:指雨过天晴,碧空如洗。苍寒:苍凉。此中:这里。天地:宇宙空间。初不是人间:最初不是人间世界。落魄:穷困潦倒。半生:一生。诗酒:诗歌与美酒。自在一襟风月:自由自在地享受风月之美。知我者:了解我的人。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抚剑九州隘:握着宝剑,横渡九州险要之地。飞笔五湖乾:挥笔书写,让五湖的波澜翻腾起来。

采黄精,煮白石。勘元关:采集黄精,熬煮白石,参悟元始之道。有时龙吟虎啸:偶尔听到龙吟、虎啸之声。沧海一丸丹:大海中的一粒珍珠,比喻珍贵之物。俯仰百年宇宙:俯视仰观百年来的宇宙变化。移换几番陵谷:经过几次变迁,山陵和山谷已换了多次。尘世只如闲:尘世只是像闲暇无事一样。长啸上天去:长久地长声呼喊着冲上天空。直赴紫薇班:直接奔向紫薇殿。

【译文】

拄着藜杖,撑开晴天碧云;铁笛发出苍凉的声音。这世上别有天地,并非人间世界。人生漂泊半生,诗酒相伴;自由自在地享受风月之美,了解我的人啊,就是庐山上的那位高士。手握宝剑,横渡九州险要之地。挥动着大笔,让五湖的波涛翻腾起来。采摘黄精,熬煮白石,参悟元始之道。偶尔听到龙吟、虎啸之声,大海中的一粒珍珠,比喻珍贵之物。俯视仰观百年来的宇宙变化,经过几次变迁,山陵和山谷已换了多次。尘世只是像闲暇无事一样。长久地长声呼喊着冲上天空,直赴紫薇殿。

【赏析】

《水调歌头·登紫霄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绘了作者在登临紫霄峰时所见到的景象。“藜杖”二句写登山所见之景,以“破晴碧”、“叫苍寒”形容山峰的高峻陡峭和云雾缭绕,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下六句为全词的主体部分,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对自由境界的追求。

上片主要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登上紫霄峰后的感受,下片则转入对人生的思考。“采黄精,煮白石”两句,由前文的自然景象转向了人的生活情趣。“有时”三句又回到自然界的变化,但此时作者关注的不再是自然现象,而是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最后两句,“尘世只如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即人生如同闲适无事一般,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事纷争,而应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