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从陇首传,柳向邮亭折。鸳瓦晓霜浓,掠面凝寒色。
相逢意便亲,欲去如何说。我亦是行人,更与行人别。

注释:

生查子·其一宜春记宾亭别王希白庚:这是第一首《生查子》的标题。

梅从陇首传,柳向邮亭折。鸳瓦晓霜浓,掠面凝寒色:梅花来自陇首(指北方),柳条在邮亭旁折断。早晨的霜气很重,像鸳鸯的瓦房上挂着霜。掠面凝寒色,形容霜重,把人脸上都冻得发红,也形容霜冷。

相逢意便亲,欲去如何说:我和你相遇,自然觉得亲近,想走时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我亦是行人,更与行人别:我也是行人,也要和你们分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离别的词。全词通过写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依依不舍之情。

开篇“梅从陇首传,柳向邮亭折”,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早春时节,梅花从北边山野传来,柳条垂挂于驿亭之旁。这里的“陇首”指的是北方,暗示着词人与友人分离之地的遥远;“邮亭”则是指古代传递信息的地方,此处借以表明友人即将远行。两句通过“传”、“折”二字的运用,巧妙地将春天的景象与离别的背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紧接着,“鸳瓦晓霜浓,掠面凝寒色”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清晨霜降的景象。在这里,“鸳瓦”指的是鸳鸯形状的瓦片,象征着吉祥和美好;“晓霜浓”则是指早晨的霜气浓厚,给人以寒冷的感觉。这句中的“掠面凝寒色”形象地表达了霜气扑面而来的感觉,同时也暗含了对离别时刻的无奈和感慨。

“相逢意便亲,欲去如何说”两句,则是对上一句的回应。这里,“相逢”意味着与友人再次相聚;“意便亲”表示与朋友相见自然会感到亲切;“欲去如何说”则是在表达想要离开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的复杂心情。这两句通过对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我亦是行人,更与行人别”一句,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主题的深化。这里的“我亦是行人”,既指词人自己也是一个需要行走的人,又暗示了他与友人之间的同行关系;“更与行人别”则明确表达了与友人告别的决心。这句话不仅总结了整首词的内容,而且凸显了词人的豁达大度和对友情的珍重。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抒发,成功地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巧妙运用,使得整个词作充满了诗性和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