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浙东,六十年前,紫阳老师。看粟移七郡,功深到处,棠阴一道,民尚思之。心印亲传,雨岩来括,寅岁幸无庚子饥。仁同视,更备存先具,仓积千斯。
青州阴德天知。只此事堪为嵩岳祈。与太夫人寿,相看华发,转中书令,长著斑衣。岁岁梅花,樽前索笑,霜月先圆两夜规。称觞了,报春风千里,班觐龙墀。
【注释】
六十年前:指作者出生之年。
紫阳老师:指朱熹,谥号“文公”,故称。
棠阴一道:棠树荫庇的道路,比喻为政有方。
雨岩来括:吴雨岩到浙东任职。
寅岁(yuán niǎn)幸无庚子饥:寅年幸好没有遭受庚子大饥荒之灾。
仁同视:仁爱之心相同。
备存先具:储备粮食以备荒年使用。
青州阴德天知:青州的阴德,上天知道。
嵩岳祈:向山中神祈祷。
太夫人寿:祝母亲长寿。
中书令:指宋代宰相贾似道的字,贾似道家藏于中书省,故称。
霜月两夜规:指冬至前后两次圆月。
称觞了:举杯畅饮。
报春风千里,班觐龙墀:感谢皇上对吴雨岩的厚爱和重用,使他有机会在皇帝面前表达谢意。
龙墀:指皇宫台阶。
【赏析】
此词是作者为其恩师兼同僚吴雨岩六十寿辰所写的贺词。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崇敬与怀念,同时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上片开头即赞颂恩师的功德:“看粟移七郡,功深到处,棠阴一道,民尚思之。”意为恩师的功绩遍布各地,如同春雨润泽万物一般,深受百姓的爱戴。接下来两句进一步赞扬恩师的德行:“心印亲传,雨岩来括,寅岁幸无庚子饥。”“心印亲传”指的是恩师将他的教诲传授给弟子。“雨岩来括”则是指吴雨岩来到浙东任职。而“寅岁幸无庚子饥”则是说这一年幸好没有遭受庚子大饥荒之灾。这里的“仁同视”、“备存先具”等词语都体现了恩师的仁爱之心和为政之道。
下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和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前两句“青州阴德天知,只此事堪为嵩岳祈”直接表明了作者对恩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他深知恩师的阴德已经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因此认为只有这件事才能向山中的神灵祈求福佑。接下来的两句“与太夫人寿,相看华发;转中书令,长著斑衣”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祝愿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里既有对母亲的深情怀念,又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担忧。
最后两句“岁岁梅花,樽前索笑,霜月先圆两夜规”则是对恩师的祝福与感谢。他希望恩师能够一直健康长寿,并在每年的梅花盛开时与他一起畅饮,共同欣赏那美丽的景色。同时,他也期待着恩师能够在每年冬至时都能顺利度过,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首词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恩师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