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相排一局棋,岸头百草野烟微。
树深啼鸟自相失,山静晚云犹未归。
濡口潮回残照满,石城春尽乱花飞。
周郎屈指图天下,谁道江南玉鲙肥。
金陵道中
六国相排一局棋,岸头百草野烟微。
树深啼鸟自相失,山静晚云犹未归。
濡口潮回残照满,石城春尽乱花飞。
周郎屈指图天下,谁道江南玉鲙肥。
注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古称金陵,六朝故都。
六国:战国时期六个国家(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的合称。
相排:相互排列。
一局棋:形容形势如棋局一般错综复杂,充满变数。
岸头:河岸边。
百草:各种各样的草木。
野烟:远处的烟雾。
树深:树丛之中。
啼鸟:树上的鸟儿。
自相失:彼此迷失方向,无法找到对方。
山静:山峦平静。
晚云:傍晚时分的云彩。
濡口:河流入海口处。
潮回:潮水上涨后退。
残照:夕阳的余晖。
石城:南京古称石头城,即今玄武湖一带。
春尽:春天结束。
乱花:纷乱的花。
周郎: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后人以“周郎”称呼周瑜。
屈指:用手指计数,引申为计画。
天下:天下大事,指帝王将相之间的争斗。
玉鲙:用鱼肉制成的佳肴,这里指美味佳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六国相排一局棋”,运用围棋比喻复杂的政治局势,既显示了局势的复杂性,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斗争的无奈和困惑。次句“岸头百草野烟微”,通过描绘河岸上各种草木和远处淡淡的烟雾,勾勒出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色,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孤独感。
第三句“树深啼鸟自相失”,表现了鸟儿因环境变化而失去栖息地的无助,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后两句“山静晚云犹未归,濡口潮回残照满”,描绘了傍晚时分山峦平静、云彩未散的景象,以及潮水涨落、夕阳西下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石城春尽乱花飞,周郎屈指图天下”,则转向历史人物,以周瑜为例,暗示了英雄末路的悲哀,以及对权力争斗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