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何年种植。独成蹊、秾华烂漫,锦开千步。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并吹却、道边谢墅。黄四娘家今何在,也飘零、偎向前村住。千万恨,寄红雨。

携壶藉草行歌暮。记前宵、深盟止酒,况堪扶路。破手一杯花浮面,不觉二三四五。更竹里、颠狂崔护。试语看花诸君子,但如今、俯仰成前度。君不见,曲江树。

诗句赏析

《金缕曲·绝江观桃》赏析

  1. 诗歌原文
    问何年种植。独成蹊、秾华烂漫,锦开千步。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并吹却、道边谢墅。黄四娘家今何在,也飘零、偎向前村住。千万恨,寄红雨。携壶藉草行歌暮。记前宵、深盟止酒,况堪扶路。破手一杯花浮面,不觉二三四五。更竹里、颠狂崔护。试语看花诸君子,但如今、俯仰成前度。君不见,曲江树。

  2. 译文解析
    这首诗通过询问桃花的种植年份,描述了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桃花树下的老人们仍然记得诗人当年赏花的情景,但现在只有黄四娘家还在原地,其他的都飘零到了前面的村庄。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流逝时间的无奈和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

  3. 关键词汇与意象分析

  • “独成蹊”:形容桃花盛开时,形成了一条独自的道路,突显了桃花的美丽与独特。
  • “秾华烂漫”:描述桃花盛开时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景象。
  • “黄四娘”: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植物,这里用来借代桃花,增添了诗意。
  • “飘零”:形容景物或人事的变迁无常,反映了诗人对变化无常的感慨。
  • “曲江树”:以唐代著名园林为背景,暗示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1. 情感表达
    整首诗充满了怀旧和感伤的情感,通过对桃花和老人们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深度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2. 历史与文化背景
    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末年,刘辰翁身处动荡的历史时期,通过描绘桃花美景来抒发内心的感慨。同时,作品中引用了“黄四娘”这一典故,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通过这样的创作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