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肩楼上,小阑干、犹记年时凭处。百岁光阴弹指过,消得几番寒暑。鹊去桥空,燕飞钗在,不见穿针女。老怀凄断,夜凉知共谁诉。
不管天上人间,秋期月影,两处相思苦。闲揭纱窗人未寝,泪眼不曾晴雨。花落莲汀,叶喧梧井,孤雁应为侣。浩歌而已,一杯长记时序。
【注释】
①《念奴娇》是一首咏七夕的词。②小阑干:栏杆。③凭处:倚靠的地方,指楼上的栏槛。④消得几番寒暑:能经得起多少年月的考验。⑤鹊去桥空、钗在、穿针女:指七夕节时牛郎织女相会。⑥老怀凄断(liè duàn):形容心情极为悲怆。⑦秋期月影:指中秋的月亮。⑧梧井:梧桐树井,梧桐树的根深埋地下。⑨浩歌而已:高歌而已。⑩记时序:记住时节。
【赏析】
这首词以“七夕”为题,写词人对七夕节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牛郎织女的爱情坚贞不渝的信念以及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全词意境清幽,语言优美,情感深沉,耐人寻味。
上阕起首三句回忆与情人相会的情景。“并肩楼”四字点明地点,“小阑干”点出环境,“犹记年时凭处”表明自己依然记得当年相会的地方。接着写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到一年七夕了。“百岁光阴弹指过,消得几番寒暑。”这两句用典,化用杜牧《秋夕》中的诗句“卧看牵牛织女星”,意思是说,百岁的时光就像弹指之间一样过去了,能经受得起多少次寒来暑往啊!言外之意是说,牛郎织女虽被天河隔开,但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却让他们得以团聚,也让他们的爱情得以升华。
下阕抒发词人在七夕之夜的感怀。“鹊去桥空,燕飞钗在,不见穿针女”,这三句是说,鹊桥上的喜鹊飞走了,牛郎织女的相会之地也变得空旷寂寥;而燕子飞过,却没有找到织女留下的痕迹。这里用典,化用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朝朝暮暮”的表述,表达自己对于七夕之夜与爱人团聚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老怀凄断”。因为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再也看不到牛郎织女欢聚的场景了。“夜凉知共谁诉”一句是说,到了夜晚的时候,天气变得很凉,自己不知道该向谁说心里话。这里的“知”字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最后两句写自己不管在天上还是在人间,都感到相思的痛苦。“闲揭纱窗人未寝,泪眼不曾晴雨。”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闲来无事的时候,总会掀开纱窗,看着天空中的星辰,思念着远方的人儿。但是泪水却从未停歇,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这里的“揭纱窗”与上阕的“小阑干”相对应,都是描绘自己独自倚靠栏杆的情景。“花落莲汀,叶喧梧井”,这两句写自己看到莲花凋零、落叶飘零的景象,心中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孤雁应为侣”,则是说自己像那只孤独的鸿雁一样,只能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浩歌而已,一杯长忆时序。”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的心情十分悲痛,但是还是要高歌一曲,以此来纪念这个美好的时光。同时,也暗示自己将永远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七夕节。整首词以七夕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坚守和执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