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

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这首诗是苏轼的《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
    译文:文采和才华就像汉代的织机轴一样,人物风度就像晋代的风流。只要有了这样的才华和风度,就可以轻松地获得封侯的荣耀。
    关键词注释:汉机轴 - 指汉代的织机轴,喻意才华和文采;晋风流 - 指晋代的风度,喻意人物风度;谈笑觅封侯 - 形容以文才和风度轻易获得官位。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文才和风度的重视,以及认为拥有这些特质就能轻松实现名利双收的愿望。

  2. 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
    译文:试问湘南的水石,古今来有多少人见过?从未见过如此人。他的姓名如从天上降临,声誉在南州传扬。
    关键词注释:湘南 - 指湖南省南部地区;水石 - 指自然景观;今古阅人 - 指经历时间的人;曾见此公不 - 指未曾见过如此人;名姓出天上 - 指名字如同天降;声誉塞南州 - 指名声传遍南方。
    赏析: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某位历史人物的仰慕之情,通过询问“湘南水石”来暗示此人的历史地位,并赞叹其名声之盛,传扬之广。

  3. 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
    译文:斩杀楼兰,擒拿颉利,这是我的志向必须要得到酬报。我身着青色衣服,为何还留在楚国的尾部或吴国的边缘地带。
    关键词注释:楼兰 - 古代西域的国家,位于今中国的新疆地区;斩楼兰 - 指消灭楼兰;擒颉利 - 指平定颉利可汗,也即唐朝时期的突厥首领;志须酬 - 指必须实现的目标;青衫 - 指穿着青色的衣服;楚尾与吴头 - 指地理位置偏僻的地方。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壮志未酬,希望有机会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4. 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译文:听说长安的灞水边,到处都是三槐树的影子,我愿带着您的祝福乘着板舆游览。这首曲子是为了您长寿而作的,也为我唱一曲吧!
    关键词注释:长安 - 古都,今陕西省西安市;灞水 - 指流经长安的灞河;三槐风月 - 指三棵槐树形成的美景;板舆 - 古代一种轻便的坐具;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 指这首曲子是为对方祝寿,同时也邀请对方一起唱歌。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豁达和乐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