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诏从天下。道中朝、名流欲尽,君王思贾。时事只今堪痛哭,未可徐徐俟驾。好着手、扶将宗社。多少法筵龙象众,听灵山、属付些儿话。千百世,要传写。
子方行矣乘骢马。又送他、江南太史,去游毡厦。老我伴身惟有影,倚遍风轩月榭。怅玉手、何时重把。君向柳边花底问,看贞元、朝士谁存者。桃满观,几开谢。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要结合诗中的关键词和诗句理解,如“送黄成父还朝”“君王思贾”“时事只今堪痛哭”等词句。
飞诏从天下。道中朝、名流欲尽,君王思贾(《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 飞马诏书,从天下各地传下来,道中朝廷的官员们已经很多了,皇上思念贾公。 【注释】
贾:指贾昌朝。
【译文】
皇帝颁下紧急诏书,从天下各地传来。
道途中朝廷的官员已经很多了,皇帝思念贾公。
现在国家正处在危急时刻,我们应当挺身而出,为国效力。
如今国家形势如此严峻,我们怎能袖手旁观?
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抗金斗争之中。
在抗金斗争中,我们应当奋勇杀敌,争取胜利!
【赏析】
这首词作于靖康二年(1127),当时北宋灭亡已成定局,作者以一介书生的身份,怀着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这首慷慨悲壮的词篇。
“飞诏”两句,写诏书下达之速、数量之多。
“道中”两句,言及朝廷大臣已众,皇帝思念贾谊。贾谊是汉文帝的老师,汉初的开国功臣之一,因受谗毁而遭贬谪,后被召回长安,任梁怀王太傅。贾生曾说:“忠臣不事二主,贞女不更二夫。”这里借贾谊自比,表明自己决不会像贾谊那样,身陷异域,成为亡国之臣。
“时事”两句,慨叹当前局势,国家危难之际,有志之士都纷纷投效南宋,自己却只能空发感慨而已。
“好着手”三句,勉励黄成父立即行动起来,为国效力。
“宗社”,即国家、民族;“龙象”,喻指帝王;“法筵”,指佛经讲席;“灵山”,指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传说是释迦牟尼成佛的地方;“属付”,嘱咐交付;“些儿话”,指佛教经典中所说的极微之理。这几句是作者劝勉黄成父要立志高远,勤学苦练,继承发扬佛法,为国立功建业。
“千百世”三句,说明佛法可以流传千古,为后世所传颂,其影响之深远,将永垂不朽。
“子方行矣”四句,是作者对友人的临别赠言。
“子方行矣”,你就要启程远行了。
“又送他、江南太史,去游毡厦”,又送走你的同乡人,他要去南方做官了。
“老我”,这里作动词用,表示年老体衰。
“倚遍风轩月榭”,是说倚遍亭子上所有的地方,形容年岁已高,身体不好。
“怅玉手”、“何时重把”两句,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握住友人的手呢?什么时候才能再和你一起欣赏美景呢?
“君向柳边花底问”,是说请你到柳边的水边花丛中打听一下吧!
“看贞元、朝士谁存者”,意思是说看看唐宪宗时代的那些士大夫还有谁健在呢?这是说当今的朝政腐败,没有贤人君子主持国事。
“桃满观”,是说桃树开满了花,满枝头都是桃子。
“几开谢”,就是结出果实的意思。
“几开谢”两句是说桃花盛开了好几次,但最后总是谢落。这里比喻国家的命运也是屡遭挫折,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