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南来。一骑东驰,诏黄已催。正寻幽择胜,闲边点检,吟风弄月,忙处徘徊。玉井莲房,碧筒酒熟,趁得长年千岁杯。杯浮处,正芒寒南极,色映三台。
明光殿北屏门,记御笔亲题名姓来。看河东召入,韩侯归觐,通班玉笋。稳上鸾台。作汉元功,继唐八叶,绿鬓依然昼绣回。安排了,待秋风先看,双桂联魁。
【注释】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沁园春是词牌名,寿春陵史君叔为词的题咏对象。
五马南来:古代皇帝赐给臣子以车马作为礼物,称“五马”,这里指皇帝赐给史君叔的车马。
一骑东驰:指史君叔骑马向东而去,表示其仕途得意,一路春风得意。
诏黄已催:诏书已经发出,催促史君叔上路。诏黄,即圣旨。
寻幽择胜:寻找幽静的地方,选择风景秀丽的地方。
闲边点检:在闲暇之余对四周进行巡查,检查。
吟风弄月:形容诗人赏景吟诗的雅兴。
碧筒酒熟:指酿造好的玉露酒。
芒寒南极: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顶,芒(北斗)寒指北斗的北端,因冬至时,北天极星正对着南方。
色映三台:指玉井莲房中酿好的玉露酒色泽清丽如三台星,三台星又称文昌星。
明光殿北屏门:明光殿北面的门。据《旧唐书》记载,明光殿是武则天所建,位于洛阳宫城之西。
河东召入:河东郡召人入京,指史君叔被召到京城任官。
韩侯归觐:韩侯,指韩愈。韩愈曾被封为昌文县男、奉礼郎,后升迁为国子监博士。韩愈在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被召回长安,次年任兵部侍郎。后来,又升为吏部侍郎,并兼御史大夫,封为卫尉卿。韩愈回朝不久,就被调任国子祭酒,后又出任平淮西节度使行军司马。他一生坎坷不平,屡遭贬黜,最后终于在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病逝于潮州司户参军任上。
通班玉笋:通班,指在朝廷供职。玉笋,比喻年轻的官员或才俊之士。
稳上鸾台:稳稳当当地登上了朝廷高官的职位,鸾台,即朝廷。
作汉元功:立下汉朝的大功。汉元功,指汉朝建立功勋的开国功臣。
继唐八叶:继承了唐朝八个朝代的功绩。唐八叶,指唐朝建立的八代帝王。
绿鬓依然昼绣回:指史君叔虽然头发变白,但依然像白天一样威武雄壮,有如锦绣般的华发。
双桂联魁:双桂,指双桂树。联魁,即连科及第,科举制度中指连中状元、榜眼、探花三个科目。此处指连续三次科举考试都名列榜首。
赏析:
这首词是贺寿之作。词的开头二句,写史君叔受赐五马之荣而赴任。五马,是皇帝赐予臣民的仪仗之一。“南来”二字,表明史君叔受命出使南方,意谓将有一番作为。“东驰”二字,则显示了他志向的远大与前程的顺利。“诏黄已催”四字,更表现了皇命难违,史君叔不得不立即启程。“正寻幽择胜,闲处点检”、“趁得长年千岁杯”、“芒寒南极”、“色映三台”等句子,皆描绘出史君叔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的惬意情景。其中“芒寒南极”、“色映三台”,不仅形象地写出了北斗七星的位置,而且巧妙地运用典故,既赞美了史君叔的才华出众,又暗寓了对他仕途得意的祝愿。“明光殿北屏门”二句,承前面“寻幽择胜”,继续写史君叔游览京城名胜古迹的情景:“记御笔亲题名姓来”。这两句既是赞颂,也是点题。“看河东召入”二句,进一步渲染史君叔受宠遇之盛况:河东郡召人入京,是朝廷重臣;通班玉笋,指史君叔在朝廷中供职;“稳上鸾台”、“作汉元功”,都是赞颂史君叔的功绩;“绿鬓依然昼绣回”,则是说尽管史君叔已是白发苍苍,但他仍像早晨的阳光一样威风凛凛。“安排了,待秋风先看,双桂联魁”,则是祝史君叔早日高中状元、榜眼和探花,取得连科及第的好成绩。结尾二句,以双桂联魁收束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