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守留都第四年,年年元已此开筵。
一春曾喜陈歌舞,三会皆逢去管弦。
无乐只忧辞酒客,多寒谁辨惜花天。
欲看郊外风光野,更上亭西祓禊船。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解答此题要首先理解诗作内容和意境,然后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本题中,“来守留都第四年,年年元已此开筵”是第一句,“来守留都第四年”指的是诗人来任此地四年,“年年元已此开筵”是指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摆酒宴。“一春曾喜陈歌舞,三会皆逢去管弦”是第二句,“一春曾喜陈歌舞”指的是春天时人们喜欢欣赏歌舞,“三会皆逢去管弦”指每年都有音乐宴会。“无乐只忧辞酒客,多寒谁辨惜花天”,是第三四句,这里用“无乐只忧辞酒客”写出了诗人对酒客们没有乐趣的担忧,用“谁辨惜花天”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下赏花人的担心。“欲看郊外风光野,更上亭西祓禊船”是第五六句,这里用“欲看郊外风光野”表现了诗人想要看到郊野的风景,“更上亭西祓禊船”则表明诗人想去游船上观赏风景。

【答案】

示例:

壬子上巳会许公亭

(唐)杜甫

来守留都第四年,年年元已此开筵。

一春曾喜陈歌舞,三会皆逢去管弦。

无乐只忧辞酒客,多寒谁辨惜花天。

欲看郊外风光野,更上亭西祓禊船。

译文:

我来到成都已经四年了,每年都在这日摆酒宴,春天的时候我喜欢欣赏歌舞,每三年举行一次音乐宴会,没有快乐只有忧愁的饮酒之人,冬天天气寒冷哪有人会欣赏那花儿,想去看郊外的风景,更想登上亭子西边的游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生活四年后所写的《上巳》,即三月初三,古人认为这一天为上巳节。杜甫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天来到成都,到成都四年后写的这首诗。全诗写诗人在成都四年的生活,从开筵、听歌、饮酒、惜花几个方面来表达诗人在成都四年生活的所见所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