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送客雪初晴,木叶脱尽山空明。
天高地迥着行客,昂昂野鹤相似清。
晓空霜唳三两声,扶木枝上阳乌惊。
岂无枯蚓若残粒,宁肯俯首鸡鹜争。
伊人伊人此为客,不是伊人招不得。
固有比邻不往来,那能万里相追逐。
泸涪江上初戒舟,荆江夏簟赤壁秋。
长江镜滑无纤滓,致君肝鬲尔许侔。
竟成何事客先发,赢得满头桩岁月。
丈夫身在复何忧,莫作无相见期别。

【注释】

江头送客:在江边送别。杨仲博,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木叶脱尽山空明:树叶已经落光,山显得更加清朗。木叶,指落叶。

昂昂野鹤相似清:形容鹤群飞鸣的样子,像鹤一样清逸。

晓空霜唳:清晨的空气中传来阵阵寒霜的叫声。

扶木枝上阳乌惊: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照到木枝上,使鸟兽感到惊恐不安。

枯蚓若残粒,宁肯俯首鸡鹜争:蚯蚓和稻谷都是食物,但它们的地位却不同,蚯蚓是低贱的动物,稻谷是高贵的食物。作者用这个比喻来讽刺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人,他们宁愿低头迎合他人,也不愿保持自己的尊严。

伊人:对朋友的爱称,这里指杨仲博。

固有比邻不往来,那能万里相追逐:意思是说,即使我们住在一个邻居里,也不曾相见,又怎能千里迢迢去追随他呢?

泸涪江上初戒舟:在泸水、涪水一带开始戒慎地准备渡口。

荆江夏簟赤壁秋:指的是长江三峡的夏季气候。荆江,指长江中游流经荆州(今湖北荆州)一带的江河。夏簟,指夏季用的竹席或藤席。赤壁,指长江三峡中的黄陵矶。

肝鬲尔许侔:比喻你的心情如同我的肝胆一般。肝鬲,指心肝。侔,相等。

竟成何事客先发:竟然成为我首先出发的客人。

满头桩岁月:满头白发,岁月沧桑。

丈夫身在复何忧,莫作无相见期别:既然丈夫已经身在外地,你又何必担忧呢?不要因为没有见面而产生遗憾和悲伤之情。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刻画了杨仲博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深切怀念和无限眷恋之情。

“江头送客雪初晴,木叶脱尽山空明。”“江头送客”,点出了送别的情景;“雪初晴”与“木叶脱尽”,描绘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色。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木叶”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性格,使其仿佛能够感知季节的变化,与诗人一同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山空明”则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空旷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诗人以“天高地迥着行客,昂昂野鹤相似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杨仲博的形象。这里的“天高地迥”与“昂昂野鹤相似清”相互映衬,既表现了杨仲博的高大威猛,又突出了他那种清高脱俗的气质。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杨仲博比作一只自由自在翱翔于高空的野鹤,既赞美了他的气宇轩昂,又表达了对他人格魅力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野鹤”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性格,使其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诗人以“晓空霜唳三两声,扶木枝上阳乌惊。”两句描绘了早晨时分的景色。这里的“霜唳”与“阳乌惊”相互映衬,不仅展现了早晨的宁静与和谐,还表达了诗人对杨仲博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霜唳与阳乌惊相互映衬,既突出了早晨的寂静氛围,又表达了诗人对杨仲博的深深牵挂。同时,诗人还通过“扶木枝上阳乌惊”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描绘了鸟儿被晨霜惊扰的情景,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人以“岂无枯蚓若残粒,宁肯俯首鸡鹜争。伊人伊人此为客,不是伊人招不得。”四句表达了对杨仲博的思念与不舍之情。这里的“枯蚓”与“残粒”分别象征了卑微与渺小的事物,而“鸡鹜”则代表了那些随波逐流、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诗人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杨仲博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将杨仲博比作一位有才华、有远见卓识的贤者,使得整个诗句更加富有哲理意味。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杨仲博的深深思念之情,又有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