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诗句释义:
1.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这句诗描述的是洛阳城在春天的晚上,柳树垂落着枝条,遮掩了半边的红楼,小池塘中的水面轻轻荡漾,像篆刻一样清晰。在烛光和花朵的映衬下,我曾经陶醉于离别的歌曲宴会中。
2.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
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风流云雨般短暂的恋情的哀愁和遗憾。尽管有距离和障碍(关山),但情感是无尽的。
3.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等待着你再次出现,与我共赏春色。为了表达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我会目送西楼上飞过的燕子。
译文:
洛阳城在春天的晚上,柳树垂下枝条,遮住了红楼的一半,池塘上的水波轻轻荡漾,像是篆刻的痕迹。在烛光和花朵的映衬下,我曾经陶醉于离别的宴饮之中。
我惋惜那风流云雨般的短暂恋情已消散。虽然有距离和障碍(关山),但情感却是无尽的。
我期盼你再一次出现,与我一起寻找美丽的花草。为了表达我的相思之情,我会目送西楼上飞过的燕子。
赏析:
《一斛珠》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抒发离别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洛阳城的春夜美景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洛城春晚”设定了场景,即洛阳城在春天的傍晚时分,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感。紧接着的“垂杨乱掩红楼半”,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垂柳的枝条比作掩映着半边红楼,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馨的氛围。接着“小池轻浪纹如篆”,进一步描绘了池塘上轻缓的涟漪和其如篆刻般的纹理,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层次感。
第三句“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则转入主题,表达了诗人在烛光和花朵的映衬下所感受到的愉悦和沉醉,同时也反映了离别的情绪。这里的“离歌宴”暗指过去的欢聚时刻,而“醉”则表现了对那段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第四句“自惜风流云雨散”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风流云雨般短暂恋情的感慨和惋惜。这里的“风流云雨”通常用来形容男女之间感情的变化无常,而“散”字则突出了这种变化的突然和无情。
最后两句“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则转向期待与希冀,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与心爱的人相见的愿望,以及为了表达这份相思之情而不愿离去的决心。特别是“目断西楼燕”这一意象,既表现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情牵挂,也营造了一种别离时依依不舍的情感氛围。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一种既有外在景色之美又有内在情感之深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