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志龄虽趣,传家德已流。
里门开驷马,子舍直鳌头。
不见车茵贵,频加绂冕优。
箫笳归葬处,声断汉江秋。
这首诗是一首挽辞,表达了对邹公的哀悼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赍志龄虽趣,传家德已流。
里门开驷马,子舍直鳌头。
不见车茵贵,频加绂冕优。
箫笳归葬处,声断汉江秋。
注释
- 赍志龄虽趣:意为带着未尽的志向离开人世。赍志意为携带着志向。
- 传家德已流:意为家族的美德已经流传。传家意味着传承给后代,而德已流表示这些美德已经扩散开来。
- 里门开驷马:意味着家门大开,迎接四匹马的归来。”里门”指的是家门口,”驷马”指的是四匹马(古代常用来比喻富贵人家)。
- 子舍直鳌头:意为子舍在鳌头上。”子舍”指儿子的宅邸,”鳌头”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这里用来形容地位显赫。
- 不见车茵贵:意为此人不再见到尊贵的车垫。这里的”车茵”指豪华的车座,而”贵”表示尊贵。
- 频加绂冕优:意为频频增加荣誉。”绂冕”指官帽和礼服,”频加”意味着频繁地增加。
- 箫笳归葬处:意为箫声和军笛伴随着他回到家乡安葬的地方。”箫笳”是一种乐器组合,”归葬处”指埋葬的地方。
- 声断汉江秋:意为声音在汉江之畔被打断。”声断”表示声音的中断,”汉江”是长江的一段,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附近。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尚书祠部郎中、大理少卿邹公的哀悼之情。通过对邹公一生的回顾,诗人展示了邹公的品德和成就,以及他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诗中的“里门开驷马”“子舍直鳌头”等意象生动形象,展现了邹公的社会地位和荣耀。最后一句“箫笳归葬处,声断汉江秋”则以萧声和军笛作为背景,象征着邹公的离世,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悼念之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