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龙蛇会,思贤屡感伤。
未收空土泪,又送蜀公丧。
士类将安放,交情何日忘。
共传金石刻,俱是大文章。

【注释】

龙蛇:这里指年。岁在龙蛇会,即岁在龙蛇之会,意指在一年之末的时候。龙蛇为星名,古代以星象来预示吉凶,故用之。

思贤:怀念贤者。

空土:坟冢。

士类:指同辈人。将:将要、将要。安放:安置。

交情:友谊。何日忘:何时能忘记。

传:流传;传扬。

金石刻:刻在金石上的文词。金石刻,指石碑上的文字。

俱是大文章:都是大文章。

【赏析】

这首诗是范纯仁对文彦博的挽词。文彦博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一生勤政爱民,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范纯仁对他的逝世表示哀悼。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首句“岁在龙蛇会”,指的是这一年的岁数,也就是龙年和蛇年的交接之时。在这里,“龙”和“蛇”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动物,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厄运。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和担忧。

接下来的句子“思贤屡感伤”,则是诗人对文彦博的深切怀念之情。这里的“思贤”是指怀念贤良之人,而“屡感伤”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愁。

第三句“未收空土泪,又送蜀公丧”,则是诗人对文彦博去世的消息传来时的悲痛之情。这里的“未收空土泪”是指诗人还未来得及处理文彦博的坟墓事宜,就已经传来了他去世的消息。而“又送蜀公丧”则表达了诗人再一次听到文彦博去世的消息时的悲痛之情。

最后一句“士类将安放,交情何日忘”,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这里的“士类”是指同辈人,而“将安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人的未来生活的关心和期待。而“交情何日忘”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与文彦博之间的友情永远不会消失的信念。

整首诗充满了深深的情感,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对逝去的贤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