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宦飘飘九见春,共嗟名迹尚埃尘。
相逢梁苑留趋幕,不鄙池阳去长人。
蚤向文科分甲乙,尝于命历校庚辛。
穷通定分非婴虑,惟有交情久益亲。

【注释】

从宦:做官,出仕。梁苑:即洛阳,东汉、魏、晋时为国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趋幕:趋附权贵,奔走权门。不鄙池阳去长人:指不羡慕池阳令张长命的高位。池阳令,县令。张长命(?-38年),东汉末年官吏,字子陵,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汉末军阀张角部将。董卓掌权后任长史,与司徒王允共谋诛杀董卓。董卓死后,因不满吕布,弃官而去。后来归附袁绍,官至冀州大守,封列候。

蚤向:早先,从前。文:指科举考试的文章或成绩,甲科:甲科及第,科举考试第一等,中状元的意思。分甲乙:指考中了。命历:命相,占卜命运。校庚辛:占卜天干和地支。穷通定分:指仕途的升迁和衰落是有一定规律的。婴虑:忧虑,烦恼。只有交情(指友情)久而益亲:只有友情才能长久地增进友谊。

【赏析】

这首七律是王勃应王伯益之请而写的。诗中表达了对王伯益的深情厚谊,同时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报负难酬的苦闷心情。

“从宦飘飘九见春,共嗟名迹尚埃尘”,起句写自己入仕以来,已九次经过春天,但官场上的名声却像被尘埃一样玷污了。诗人用“飘飘”形容入仕之迅速,用“九见春”表明时间之长,用“共嗟”二字表达自己与王伯益的同感。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感慨之情。颔联“相逢梁苑留趋幕,不鄙池阳去长人”二句,是诗人对友人王伯益的劝勉和鼓励。梁苑:即洛阳城,当时以洛水为梁,故称梁苑。池阳: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西。这里代称池阳令张长命。诗人劝慰王伯益,不要嫌弃张长命的职位低微,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并非完全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更不应因自己的离去而感到遗憾。颈联“蚤向文场分甲乙,尝于命历校庚辛”二句,写自己早年科举考试的成绩。蚤向文场:蚤,通“早”;文场,科举考场;乙、丁、庚、辛,古代纪日干支的四个字,这里指科举考试的四科。意思是说,我年轻时就考取了功名,曾名列甲科,也曾担任过掌管人事任命的官员。尾联“穷通定分非婴虑,惟有交情久益亲”二句,写诗人对友情的重视。穷通定分:指仕途的升降有其一定的道理;婴虑:忧虑,烦恼。只有交情(指友情)久而益亲:只有友情才能长久地增进友谊。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同时又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情真意切,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