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羌戎出塞行,征人才听泪交横。
三秋霜气先时至,万里乡心半夜惊。
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长卧邬亦牵情。
阕终更想关山月,不惜新辞记旧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又和月夜理笛答晤

闻说羌戎出塞行,征人才听泪交横。

三秋霜气先时至,万里乡心半夜惊。

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长卧邬亦牵情。

阕终更想关山月,不惜新辞记旧声。

注释:

  1. 又和月夜理笛答晤:在月夜下再次整理笛子,与友人相见。
  2. 闻说羌戎出塞行,征人才听泪交横:听说羌族和戎族的军队正在出塞征战,听到这个消息,征夫们不禁流泪。
  3. 三秋霜气先时至,万里乡心半夜惊:秋天的霜气已经降临,而自己却身处千里之外,家乡的思念在半夜时分突然袭来。
  4. 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长卧邬亦牵情:子野躺在床上思考如何弹奏乐曲,季长也躺在邬县的地方,被这音乐深深吸引。
  5. 阕终更想关山月,不惜新辞记旧声:曲子结束时,他更加想念那明亮的月亮,甚至不惜用新的词句来记录这熟悉的音调。
    赏析:
    这首诗是高适的一首七言律诗。它通过描绘作者在月夜下整理笛子的情境,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高适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