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寺临湖共一山,名传四五百年间。
台前康乐翻千叶,井上仙翁炼九还。
挂壁空存游客咏,掩关都属野僧闲。
欣同僚友寻幽趣,岩石云萝永日攀。
首先给出诗句:
两寺临湖共一山,名传四五百年间。
台前康乐翻千叶,井上仙翁炼九还。
挂壁空存游客咏,掩关都属野僧闲。
欣同僚友寻幽趣,岩石云萝永日攀。
译文:
两座寺庙临近湖泊,共同守护着一座山峰,这座山峰的名字在流传了四百多年之久。
在台前可以看到康乐翻动的树叶,而在井上的仙人则修炼成仙,返回人间。
墙壁上悬挂着游客的题诗,关门的人都归隐到山林之中。
我们和同僚们一起寻找幽静的乐趣,在岩石上攀登,在云雾缭绕中探寻。
注释:
- 两寺临湖共一山: 描述了两座寺庙与湖泊相邻,共同守护着一座山峰的景象。
- 名传四五百年间: 表明这座山峰在历史上有很高的知名度,传承了四百多年的历史。
- 台前康乐翻千叶: 描述了一个场景,即在一座亭台(台)前,可以看到一片树叶在翻滚。这里的“康乐”可能是一个人物或地名,而“翻千叶”则形容树叶翻动的动态。
- 井上仙翁炼九还: 描述了一位仙人在井上修炼,可能是一种道家修炼的象征,而“炼九还”则是一种道教术语,表示修道者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 挂壁空存游客咏: 描述了墙壁上悬挂着游客的题诗,这些诗可能是对这座山峰美景的赞美。
- 掩关都属野僧闲: 描述了关门的人都属于山林中的野僧,他们过着隐居的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
- 欣同僚友寻幽趣: 表达了诗人与同僚们共同寻找幽静乐趣的心情。
- 岩石云萝永日攀: 描述了在岩石上攀登,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探险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今杭州)周寺丞游南山时所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首句“两寺临湖共一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相连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和谐统一。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南山的美丽景色,如树木、瀑布、岩石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同僚们共同寻找幽静乐趣的心情,以及在岩石上攀登的冒险经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