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双峙隔沧溟,潮汐翻波势若倾。
万叠银山横一线,千挝鼍鼓震重城。
来无源委逢秋盛,信有盈亏应月生。
今古循环曾不涸,谈天闳辩岂能名。
【注释】
海门:指钱塘江口,在今浙江桐庐县。双峙:两山对峙。
沧溟:指广阔的大海。
万叠银山:形容海浪层层如银山重叠。
挝鼍鼓:击打鼍皮制作的鼓。鼍鼓是古代的一种大鼓,声音很大。
信有盈亏应月生:意谓月亮的盈亏(即月相的变化)与潮汐涨落有关。
谈天闳辩:指高谈阔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并借以抒发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认识。
首联“观潮三首”点题,表明诗人要写钱塘江大潮,这是一首观潮诗。“隔沧溟”,是说钱塘江口正对着辽阔的东海,潮水从海中涌来,冲击着江岸,波涛汹涌、声势惊人。“海门双峙”,是说钱塘江口的海门山耸立两岸,一高一低,犹如双壁夹江,把江面隔断成宽阔而深长的一线,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翻波势若倾”,是说巨浪翻滚,如同要倒下来一般,形象地描绘出潮水的浩大声势。
颔联“来无源委逢秋盛,信有盈亏应月生”写钱塘江大潮的景象。“来无源委逢秋盛”,是说潮水从哪里来的?没有源头,却逢到秋季最盛大的时候,可见潮水的气势是多么雄伟磅礴。“来无源委”,是说钱塘江口虽然宽广,但是水流并不畅通,所以潮水才能在这里形成巨大的波浪。“信有盈亏应月生”,是说潮汐涨落和月亮盈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潮汐的变化是受到月亮的影响而产生的。
颈联“来无源委逢秋盛,信有盈亏应月生”,意思是说潮水虽然汹涌澎湃,但是没有源头,却逢到秋季最盛大的时候,可见潮水的气势是多么雄伟磅礴。
尾联“今古循环曾不涸,谈天闳辩岂能名”是说潮汐的涨落和月亮盈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潮汐的变化是受到月亮的影响而产生的;至于古人对于天文、地理等学问的研究,虽然非常渊博精深,但是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种自然现象的真实情况。
全诗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潮汐涨落的描述,也揭示了自然界规律的存在,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应该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