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高下极深幽,十里清波一棹游。
喜逐御风真造适,遍题僧壁更迟留。
松间觅径因穷险,亭际披云尽露秋。
却羡官闲无检束,徜徉何异五湖舟。
【诗句释义】
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游山:次韵,即应他人之作后所作的诗词,这里是指作者对前漳守马郎中的诗歌所作的回赠。游山,指游览名胜古迹。
西山高下极深幽,十里清波一棹游。
西山:指位于中国福建省南端的武夷山地区,这里泛指福建一带的名山大川。
高下:高低起伏。
极深幽:极其深远幽静。
十里清波:形容水面清澈平静。
一棹游:指划船游览。
喜逐御风真造适:指随着风势前进,感觉非常舒畅。
御风:御者驾驶着风行驶。
真造适:真正感到舒适自在。
遍题僧壁更迟留:在寺庙墙壁上题写诗作并留连不去。
松间:指山林之间。
因穷险:因为路途艰险。
寻径:沿着山路走。
因穷险:因为路途艰险而寻找出路。
亭际披云尽露秋:走到亭子边时,云雾已经消散,秋天的气息已经显现。
松间觅径因穷险:在松树林中寻找一条小路以躲避险阻。
亭际披云尽露秋:在亭边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感受到秋天的美好氛围。
却羡官闲无检束:却羡慕自己官位闲散没有约束。
官闲:指官职闲散。
无检束:没有束缚限制。
徜徉何异五湖舟:徜徉:悠闲自得的样子。
五湖:指太湖、洞庭湖等湖泊。古代文人多有归隐江湖、逍遥自在的情怀,这里比喻自己像一只自由的小船在广阔的水域中畅游。
赏析:《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游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山景、水景、寺庙、山林等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之中。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这种既热爱自然又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