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座来分圣主忧,仙翁常作北郊游。
瓜田接畛寻期会,菊蕊浮杯阻献酬。
壮观风骚归作者,平山欢宴集清流。
从兹淮海登临趣,乐事良辰属二州。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发句:米奉议见示与诸公唱和北山壮观佳篇因索鄙制
- 发句:这是第一句,是诗的开头,通常用来引出主题。这里提到的“米奉议”可能是一个诗人或文人的名字。他给其他几位文人展示了北山的壮观作品,并请求作者也创作一首与之唱和的作品。
- 译文与注释:米奉议展示给他人的北山壮观作品,并希望我也写一首来与之唱和。
第二句:老病久弃笔砚勉强口占小子次韵奉酬和
- 第二句:这是诗人回应米奉议的请求的句子。由于诗人身体有病,很久没有拿起笔来写作,但仍然努力地写了一首诗来应对这个挑战。这里的“小子”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诗人的弟子。
- 译文与注释:由于我的健康原因,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使用笔墨了,但我还是尽力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对米奉议的回应。
第三句:和王崇禧寄扬州尚书
- 第三句:这一句可能是诗人在回应之前的请求后,又接到了新的任务或邀请。这里的“和王崇禧”可能是指与另一位名叫王崇禧的人交流或合作。而“寄扬州尚书”则是一个更具体的地点或职位。
- 译文与注释:我再次接受了和王崇禧的交流,并且这次是关于扬州的一个职务——可能是扬州某位高级官员的职务。
第四句:省座来分圣主忧
- 第四句:这里的“省座”可能是指某个省级的政府机构或者官府。而“分圣主忧”则是一种谦辞,表示自己只是尽自己的职责,并没有特别的忧虑。
- 译文与注释:省级政府机构派来了代表,他们分担了圣上(皇帝)的忧虑。
第五句:仙翁常作北郊游
- 第五句:这里的“仙翁”可能是指诗人或者诗人的友人,他们常常参与某些活动,如“北郊游”。这里的“作”可能是指参与、举行的意思。
- 译文与注释:诗人或者诗人的朋友经常去参加北郊的活动。
第六句:瓜田接畛寻期会,菊蕊浮杯阻献酬
- 第六句: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诗人在“瓜田”,即农田之间的路上走着,一边走一边思考如何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交流。这里的“期会”可能是指约定的时间或地点,而“献酬”则可能是指向某人表示感谢或感谢。
- 译文与注释:我在田间小路漫步,思考着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交流。
第七句:壮观风骚归作者,平山欢宴集清流
- 第七句:这里的“壮观风骚”可能是指某种壮观的景象或风格,而“归作者”则表明这种景象或风格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这里的“平山欢宴集清流”可能是指在某个地方举行了一次欢快的宴会,聚集了许多人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
- 译文与注释:壮丽的景象和优美的风格都属于作者的创作。在一个美丽的山上举行了一场欢乐的宴会,邀请了许多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第八句:从兹淮海登临趣,乐事良辰属二州
- 第八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望。这里的“从兹”可能是指从现在开始,而“淮海”则是指淮河和大海之间的地区,也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沿海地区。而“登临趣”则可能是指登上高处欣赏风景的乐趣。
- 译文与注释:从现在开始,我期待着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度过愉快的时光,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情。通过诗歌中的“老病”、“勉力创作”、“分忧”等词汇,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而诗歌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