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使名卿话昔游,高谈术略气横秋。
边亭一别嗟淹久,故眼相看重唱酬。
旧德朝端方见用,清才关外苦难留。
腰间鞶绶频加宠,几见新头代故头。
和王大观寄张仲巽
内使名卿话昔游,高谈术略气横秋。
边亭一别嗟淹久,故眼相看重唱酬。
旧德朝端方见用,清才关外苦难留。
腰间鞶绶频加宠,几见新头代故头。
注释:
和:应和、回应。王大观:王大观(1486—1537),字仲巽,号青莲道人,明弘治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谥忠肃。张仲巽:张仲巽(1492—1560),字子翼,号东山居士,明正德进士,曾任兵部左侍郎等职,后被罢职家居。
内使:宦官,即太监。名卿:有名的大臣。
高谈术略:指谈论国家大事的策略。
气横秋:气概豪迈。
边亭:边疆的岗亭。嗟淹久:感叹离别已久。嗟,感叹词,表示遗憾。淹,停留。
故眼相看:指老友相见,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
旧德:指有德行的人。朝端:朝廷上。
清才:清高才能。关外:关中地区。
腰间:指官服的腰带。鞶绶:古代官员所佩的彩色丝带。
几见新头?几:几乎,差不多。新头:新的官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朋友重逢时所作的一首赠答诗。诗人通过回忆过去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首句“内使名卿话昔游”,诗人首先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这里所说的“名卿”,指的是当时的大臣们。他们曾经在一起畅谈国家大事的策略,彼此之间的气魄都很大。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当时的情景,也为后面的诗句铺垫了背景。
第二句“高谈术略气横秋”,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情景。他们谈论国家大事的策略时,气势都很豪迈,仿佛秋天的秋风一般。这里既体现了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也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
第三句“边亭一别嗟淹久”,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当时在边疆的岗亭告别,感叹时间的流逝,彼此已经分别了很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惋惜之情,也反映了当时战争的紧张状态。
第四句“故眼相看重唱酬”,诗人回忆起老朋友相见时的情景。他们相互看着眼睛,互相赞美对方的才能,彼此之间都感到很亲切,甚至有些重唱酬对。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友情的美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
第五句“旧德朝端方见用”,诗人回忆起有德行的人受到朝廷任用的场面。他们都是朝廷上的有才之士,如今终于得到了重用的机会。这句诗既表现了对他们的祝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
第六句“清才关外苦难留”,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关外任职时的经历。虽然身处边远地区,但是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清高才能不被埋没。这句诗既表现了他的坚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最后一句“腰间鞶绶频加宠”,诗人回忆起自己获得提拔的场面。现在他腰间佩戴着象征荣誉的彩带,不断地得到朝廷的赏识和宠幸。这句诗既表现了他的成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他的重视程度。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感慨的赠答诗。它通过回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通过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展现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