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微婉气清遒,议论精通学赡优。
方见璠玙为国器,忽经兰菊陨霜秋。
梦中应讲阴堂奥,天上须刊白玉楼。
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
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其二
文章微婉气清遒,议论精通学赡优。
梦中应讲阴堂奥,天上须刊白玉楼。
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
赏析:
苏颂在《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其二》中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官员的命运转折,其诗作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时代变迁的沧桑,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文章微婉气清遒”一句,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勾画出了这位官员的文章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议论精通学赡优”,则进一步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智慧。无论是在文章中还是在现实中,他都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方见璠玙为国器,忽经兰菊陨霜秋”两句,则将这位官员的命运转折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辉煌到失落,从成功到失败,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写照,也是整个时代的象征。这里的“璠玙”和“兰菊”分别代表着美好和纯洁,而“陨霜秋”则暗示了这些品质的丧失和生命的消逝。这一转折,既让人感到惋惜,也让人深思历史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这位官员的形象。他既有文人的才情和智慧,又有政治家的远见和魄力。然而,命运却将他推向了低谷,使他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这种命运的转折,既是对他个人的写照,也是对整个时代的缩影。
《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苏颂的才华和智慧,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这首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