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损远山眉。幽怨谁知。罗衾滴尽泪胭脂。夜过春寒愁未起,门外鸦啼。

惆怅阻佳期。人在天涯。东风频动小桃枝。正是销魂时候也,撩乱花飞。

【诗句解释】

  1. 蹙损远山眉。幽怨谁知。罗衾滴尽泪胭脂。夜过春寒愁未起,门外鸦啼。
    “蹙损远山眉”形容女子的眉毛被蹙得深深的,像远山上的山峰一样;“幽怨谁知”表达出女子内心的幽怨无人能够理解;“罗衾滴尽泪胭脂”说明女子在夜深人静时,泪水已经湿透了罗帐,眼泪和胭脂混合在一起;“夜过春寒愁未起”描绘了女子在夜晚里,尽管春寒料峭但心中却充满了忧愁;“门外鸦啼”指的是在深夜时分,听到屋外的乌鸦在叫。
  2. 惆怅阻佳期。人在天涯。东风频动小桃枝。正是销魂时候也,撩乱花飞。
    “惆怅阻佳期”表达了女子对美好时光无法到来的遗憾与无奈;“人在天涯”表明女子独自一人在远方;“东风频动小桃枝”描写春天的风轻轻地吹动着小桃枝,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正是销魂时候也,撩乱花飞”描绘了女子在此时感到心烦意乱,如同花一般被风吹散。

【译文】
皱眉紧锁,远山般的眉毛,谁能知晓我内心的幽怨?我在床上的罗被子上滴落着泪水,染湿了胭脂。夜里经过春寒的夜晚,我的愁思并未升起,门外的乌鸦一直在啼叫。
心中惆怅,阻隔了我的美好约会,我独自一人在天涯。春风轻轻吹动着桃花枝,正是令人销魂的时刻,花瓣被风撩乱飞舞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内心情感的诗作。首句通过细腻地描写女子的容貌和神态来勾勒她内心的忧郁和哀怨。次句则通过比喻,将她的哀怨比作无人能理解的深秋远山,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接下来的句子则进一步描绘了她孤独的情感状态,以及她在深夜里因寂寞而无法入睡的痛苦。

最后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象,以春风中的桃花和随风飘飞的花瓣来象征她内心的动荡不安和无法自拔的愁绪,同时营造出一种春天即将来临,万物复苏但又伴随着离愁别绪的氛围。整体来看,这首诗用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深刻,同时也透露出她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