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花非雾前时见,满眼娇春。浅笑微颦,恨隔垂帘看未真。
殷勤借问家何处,不在红尘。若是朝云,宜作今宵梦里人。
【译文】:
不是花也不是雾,前些时候曾经看见。娇艳的春光满面,浅浅的微笑微微颦眉,可惜隔着垂帘看不清楚。殷勤地打听家在哪里,不在红尘中。如果是朝云,应该作今夜梦里的人。
【注释】:
- 非花非雾:指的不是花儿,也不是雾气,形容事物模糊不清、不真实。
- 前时:以前的时候。
- 娇春:形容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 浅笑微颦:形容女子的微笑和皱眉的样子。
- 恨隔垂帘看未真:意思是遗憾因为隔了垂帘看不清楚。
- 殷勤:诚恳,热心。
- 家何处:家的所在地在何处。
- 不在红尘:不在尘世间。
- 若是朝云:如果真是早晨的云彩。
- 宜作今宵梦里人:应当是今夜梦中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念之情的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深思念。首句”非花非雾”既形容了景物的模糊不清,又暗示了情感的朦胧不定,为全词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人物动作和心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
“前时见”暗示了这种情感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但具体原因不详。”非花非雾前时见”,既是对景物的直接写照,也是对情感状态的一种隐喻。接下来的句子”满眼娇春”,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描述,强调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心中的期待和渴望。
“浅笑微颦”则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表情,既有微笑也有皱眉,表现出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喜悦也有忧愁。”恨隔垂帘看未真”,则表达了一种遗憾和无奈,因为视线被垂下的帘子阻隔,无法看清对方的面容。这一句也体现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殷勤借问家何处,不在红尘。若是朝云,宜作今宵梦里人”,则是对前面的情感进行深化和升华。通过询问对方的位置,以及对方是否是天上的云,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宜作今宵梦里人”,更是将这种思念带入到了梦境之中,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期盼。
这首词以景物为线索,以情感为驱动,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