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蹙红中烟润,梢梢翠尾风斜。
闲轩幽树少啼鸦。
此处最宜君画。
望眼不知天阔,归心常恨山遮。
见君江浦到芦花。
意在琵琶亭下。
【诗句释义】
西江月,即词牌名。其一,是王道一的词中的第一首。“促”意为急促,“画屏”指的是屏风上所绘的图画。
【译文】
红润的烟雾在西边的天空渐渐凝聚,翠尾的柳条随风轻轻摇摆。
幽静的轩堂里树影稀疏,少有黄莺啼叫。
此处最适宜您挥毫作画。
抬头望眼却不知天边有多宽广,归心却常被山峦遮挡。
见到您来到江浦边看到芦苇花盛开。
我意欲在琵琶亭下与你相见。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思乡之情的小令。诗人通过描写西江月的美丽画面,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蹙蹙红中烟润”,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红润的烟雾在西边的天空渐渐凝聚,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次句“梢梢翠尾风斜”,则是对柳树的生动刻画,翠绿的柳叶随着微风轻轻摇摆,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三、四句“闲轩幽树少啼鸦,此处最宜君画”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这片风景的喜爱之情。这里,诗人用“闲轩”、“幽树”和“啼鸦”等意象,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幽美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同时,“此处最宜君画”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风景的独特见解,认为只有在这里才能画出最美的画面。
五、六句“望眼不知天阔,归心常恨山遮”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里的“望眼”和“归心”都是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天阔”和“山遮”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这种思念更加强烈。
最后两句“见君江浦到芦花,意在琵琶亭下”则是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美好回忆,也是他对远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的体现。这里的“江浦”和“芦花”都是实景,而“意在琵琶亭下”则是一种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怀念。
整首词通过对西江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出了词人独特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