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
金勒骄风,欲过大堤去。
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
正凝伫。
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
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
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
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
金勒骄风,欲过大堤去。
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
正凝伫。
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
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
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
诗句翻译:
“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描述春天里落花满地、草木丛生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这触动了词人内心的哀愁,让他感到无比的孤独与无助。
“金勒骄风,欲过大堤去”:使用“金络”来比喻马儿的豪华,同时形容骑马者(可能是情人或恋人)想要过河堤去约会的心情。这里的“骄风”也暗示着春风的温暖和生机。
“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翠楼和葛领可能是指一种装饰华丽或富有诗意的地方,而“琼树”则象征着美好和珍贵的事物。这句描绘了一个约定的场景,让人联想到曾经的美好记忆。
“正凝伫。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这里“凝伫”意味着沉思或等待,可能是因为对某个人的思念。而“芳意欺月矜春”则是说春天的美丽景象被花香所掩盖,仿佛春天本身就是为了迎合某种情感而产生的。最后的“浑欲便偷许”表达了一种冲动的渴望,想要立刻表达自己的情感。
“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用“莺声”象征春天的活力和希望,但同时也隐含着词人无法通过这种自然现象来传达他的忧愁,因为他的情感太过强烈以至于无法与自然共鸣。
“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以历史人物谢安自喻,表示自己如同谢安那样的生活,每日在西湖边度过。但现在归隐之后,他想知道何时才能再次见到那位女子倚窗而立,像谢安一样吹起柳絮。这反映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创造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哀愁的世界,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及其所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