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岂悲人,人不悲秋,比春更浓。
有蕙兰风度,尚存芳菊,牡丹之献,犹在芙蓉。
举蟹持醪,得鲈作鲙,晋宋间人有此风。
休轻笑,彼柴桑傲吏,龌龊篱东。
携壶与客还逢。
愿时许先生杖履从。
叹尘踪如寄,鸥凫江海,性真聊适,蜩鴳蒿蓬。
刮眼青天,惊心黄叶,立尽梧桐月正中。
凄然久,看物情终竟,不似春容。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秋岂悲人,人不悲秋,比春更浓
  • 注释:秋天并不让人感到悲伤,人们也不会因为秋天而感到悲伤,相比之下,春天更加浓郁。
  1. 有蕙兰风度,尚存芳菊,牡丹之献,犹在芙蓉
  • 注释:仍然保留着蕙兰般的风度,还有芳菊的清香,牡丹的奉献,依然存在如芙蓉般美丽。
  1. 举蟹持醪,得鲈作鲙,晋宋间人有此风
  • 注释:举蟹、持醪(一种酒)和吃鲈鱼做鲙(一种鱼),这些都是晋宋时期的人有的风俗。
  1. 休轻笑,彼柴桑傲吏,龌龊篱东
  • 注释:不要嘲笑那些柴桑(地名,位于今江苏)中的傲岸官吏,他们在东边种了些蔬菜。
  1. 携壶与客还逢
  • 注释:我携带美酒邀请友人一起赏月。
  1. 愿时许先生杖履从
  • 注释:希望许由先生能拿着拐杖跟随我们一起。
  1. 叹尘踪如寄,鸥凫江海,性真聊适,蜩鴳蒿蓬
  • 注释:感叹自己像尘埃一样随波逐流,鸥鸟飞翔在江河湖海之间,我追求真正的本性,生活在野草之中。
  1. 刮眼青天,惊心黄叶,立尽梧桐月正中
  • 注释:眼睛被青天所刮,心被黄叶所惊。站在梧桐树下直到月亮正圆。
  1. 凄然久,看物情终竟,不似春容
  • 注释:心中凄凉,长时间地看着景物终究无法像春天那样充满生气。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面对自然美景和人事变迁时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秋岂悲人,人不悲秋”表达了一种超越季节变化的心态,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诗人的超脱和豁达。接着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古人风俗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看物情终竟,不似春容”则流露出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岁月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和高洁的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