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秀岷峨,着鞭江淮,诸公所奇。
对塞垣烟淡,相随弓剑,城楼月落,几共灯棋。
驿柳摇黄,溪桃涨绿,稳趁春风度玉墀。
亨衢去,看紫微红药,太乙青藜。
孤山若放梅时。
莫忘却扬州曾有诗。
怅英游难驻,堪怜只影,中年易感,祗付双眉。
珍重交情,勉旃时用,回首岫云从此归。
能相忆,有好音遗我,在水之湄。

【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其十四:这是一首送别的词作。邓季谦:即邓禹。《后汉书·邓禹传》载,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初仕为郎,后任大司马吴汉的主簿。建武二年(26),邓禹随大司马征战四方,曾受光武帝之命,征召天下贤才,他应召而往,被征拜为博士。建武十三年(37),邓禹因功被封为侯。建武十八年(42),光武帝征邓禹回京,邓禹因病辞官归隐。建武十九年(41),光武帝下诏,令邓禹再出仕为太中大夫,行司徒事,封安成侯。章帝时,邓禹历任太尉、司徒等职,前后共二十余年,对东汉政权的巩固有重要作用。邓禹晚年隐居于河南洛阳附近,与友人游赏,饮酒赋诗,生活很惬意。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在邓禹五十岁时所赠的。邓禹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曾先后担任过司空、司徒、太尉等重要官职,位至公侯。他在东汉政权稳定和巩固中起了关键作用。

上片写离别时的场面。“揽秀岷峨”,写邓禹的风采。“着鞭江淮”,写他的足迹遍布江南。“诸公”两句是说,邓禹在京城长安(今西安)受到众人的称赞。这里用典,以《晋书·谢万传》谢万与谢安相争,谢安以马鞭击地为胜,谢万则以鞭指地,表示不服气的故事。“诸公”指当时朝中大臣,“奇”指称颂。“塞垣烟淡”,描写长安城景色。“相随弓剑”,写邓禹的威武形象。“城楼月落”,写长安夜景之美。“几共灯棋”,写宴会上的欢乐情景。

下片写饯别时的赠言。“驿柳摇黄”三句,描绘了邓禹赴任途中的情景。“驿柳”句是说,驿站的杨柳已经长得绿油油了,“黄”字暗含了离愁。“溪桃涨绿”两句,描绘了江边的桃花也开了,河水也上涨了。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一切生机都在这美好的时节里萌发。

“亨衢去”四句,写作者对邓禹的祝愿。“亨衢”意为大道,“紫微红药”指紫微垣中的仙草,“太乙青藜”指北斗星下的灵芝。这几句意思是说,你走你的大道吧,前途一定光明美好;你像孤山的梅花一样高洁,不要忘了扬州曾经是你的家乡;你要时刻记住自己曾有过的英雄业绩。

结尾两句是写友情。“能相忆”,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有好音遗我”,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之情。

整首词通过写景、抒情、用典、设问等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邓禹的敬慕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