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过雨,已是春强半。
花恼欲颠狂,兴浑在、秋千架畔。
搔头无语,斜日上帘栊,飞上下,语呢喃,又见双双燕。
鱼吹细浪,镜面摇歌扇。
籍草倒芳尊,衬香茵、落红千片。
追奔蜗角,回首醉初醒,逢节物,且欢娱,莫待流年换。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

梨花过雨:指春末,梨花经过一场春雨后更加娇艳动人。

春强半:春天已过了一半。

花恼欲颠狂:指花朵因为雨水的浇灌而显得有些疯癫。

兴浑在:兴致全无。

秋千架畔:指秋千架上。

搔头无语:指女子因情郎离去而发愁,不知该说什么好。

斜日上帘栊:太阳斜照进帘子。

飞上下:指飘动的云彩。

语呢喃:低语。

又见双双燕:指燕子双飞。

鱼吹细浪:指鱼儿在水中游动时,掀起细小的波纹。

镜面摇歌扇:镜子映出舞女轻摇的歌扇。

籍草倒芳尊,衬香茵、落红千片:指草地上铺着华丽的席子,倒映出酒樽的美色,地上散落的花瓣如千片红色地毯。

追奔蜗角,回首醉初醒,逢节物,且欢娱,莫待流年换:意即追求名利就像追逐蜗牛一样艰难,而一旦回首才发现已经沉醉于其中,错过了许多美好的节日和时光,应该珍惜眼前的欢乐时光,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

【赏析】

《蓦山溪·梨花过雨》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之一。此词以春末为背景,通过描写春末梨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心。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首句“梨花过雨,已是春强半”,描绘了春末梨花盛开的美景。梨花经过一场春雨后更加娇艳动人,整个村庄仿佛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包围。接着,词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恼欲颠狂的情景,表现出花朵因为雨水的浇灌而显得有些疯癫。这些细节描写使画面更加生动,也表达了词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

词人继续以“花恼欲颠狂”为引子,描述了自己的心情。原本兴致全无的词人,看到美丽的梨花后,心情变得愉悦起来。他回忆起曾经与佳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感叹时光易逝,不禁感慨万千。这种情感表达既真挚又感人,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词人的心境。

接下来的几句中,词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意象来描绘自己的情感。如“搔头无语,斜日上帘栊”、“飞上下,语呢喃,又见双双燕”,都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词人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鱼吹细浪”、“镜面摇歌扇”等,都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衬托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写法既富有诗意又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最后两句中,词人再次提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他认为追奔蜗角、回首醉初醒,逢节物、且欢娱,莫待流年换都是非常值得珍视的东西。这里,词人不仅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拥有的美好时光,更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一种深刻认识。这种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蓦山溪·梨花过雨》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词作。它以细腻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词人的情感变化。同时,这首词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一种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