枌社新相识。
恍瞻君、丰神气貌,飘然仙白。
笔底三江鲸浪注,胸次一瓯冰雪。
怎不做、龙门上客。
坎止流行元无定,敢一朝、挨却尘泥迹。
且剩把,锦云织。
试看自古贤侯伯。
一时间、失虽暂失,得还终得。
儋石空无君家事,百万付之一掷。
渐养就、抟风鹏翼。
任你祖鞭先著了,占鸥天、浩荡观浮没。
挈富贵,等儿剧。
【注释】
金缕曲 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指《金缕词》中的一首。次韵,即依韵和诗的意思。拙逸,即刘直孺,字君锡,号拙逸。苏轼的朋友,也是他的门人弟子,有文才。此为苏轼写给刘直孺的一首词。
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yì):这是一首词中的一部分,是苏轼在接到朋友刘直孺的寄来之作后,应其要求而写的一首和词。拙逸,即刘直孺,字君锡,号拙逸。苏轼的朋友,也是他的门人弟子,有文才。
【赏析】
上片“枌社新相识”三句。首二句写刘直孺与自己结识的时间、地点以及两人相遇的情景。“枌社”,指地名或地神所在之地。这里借指故乡。《汉书·王吉传》:“吉字子阳,少好学,家贫,亲老,乃从宛市贩缯,以给供养。年五十余,家乃富裕。”后遂以“枌社”代指家乡。“新”字,表明两人初次相见;“恍瞻”二字则说明二人久别重逢,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笔底三江鲸浪注,胸次一瓯冰雪”。两句是说,刘直孺的文采如江河之水,汹涌澎湃;胸中之思则如冰山雪岭,洁白无瑕。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刘直孺的文采和胸怀。“怎不做,龙门上客”,意思是说刘直孺既然有这样的才华,就应当成为名流巨儒,成为达官贵人中的一员了。“龙门”指科举考试的场所,也比喻成名成家的阶梯。“怎做”、“怎当”两个词语连用,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羡慕和赞赏之情。
下片“坎止流行元无定”三句。前三句是说人的一生就像宇宙间万事万物一样,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坎止”是《易经》中的一个卦象,象征事物处于静止的状态,也就是“否”。“坎”又指“水”,所以“水流不止”,即“坎”。 “流行”指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元”指根本、根源。“元无定”就是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
“怎一朝,挨却尘泥迹”,意思是说什么人能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束缚呢?“怎一朝”,是说怎么可能呢?这里含有反问的语气。“挨”,这里是遭受的意思。“尘泥”,指俗世。“迹”,指足迹。这句是说人怎么能不受到世俗的污染和玷污呢?这既是对自己说的,也是对刘直孺说的。
后四句是说人生在世,不能像鸟儿一样高飞远走,也不能像神仙一般逍遥自在。“锦云织”,指织女星下的云朵,相传为仙女们所织。“锦”指五彩缤纷。“锦云织”,即指美丽的云彩。“看”字是动词,意思是要观察、要研究。“自古贤侯伯,一时间、失虽暂失,得还终得”这八句是说自古以来的英雄豪杰,他们虽然一时失去,但最终都能得到回报。“儋石空无君家事”,意思是说刘直孺家虽然贫穷如土,没有什么积蓄。“儋石”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一儋石等于一百升,约合今100斤稻谷的重量。“空”,即虚、无。“君家事”,指刘直孺家的事情。“百万付之一掷”,意思是说刘直孺家的财产,即使价值百万元,也会被他轻易挥霍掉。“渐养就,抟风鹏翼”,意思是说逐渐培养起来,就会获得如鹏鸟般的双翼。“抟”指盘旋、回绕。“风鹏翼”,即指鹏鸟的翅膀。
“任你祖鞭先著了,占鸥天、浩荡观浮没”。意思是说任凭你的祖父已经率先垂范,去遨游那浩瀚无边的天空吧,让我们去自由自在地生活吧!“任你”,这里是任由他、任凭他的意思。“祖鞭”,指祖先的遗训。“占鸥天”,指遨游天空。“浩荡”,“浩大的样子”,这里指宽广无垠的天空。“观浮没”,即指观看漂浮在水面上的落叶。“观浮没”是说去观看漂浮在水面上的落叶。
最后两句是说你要富贵到极点,就要让子孙后代也享受它的乐趣。“挈富贵,等儿剧”,意思是说拥有富贵,就要让子孙后代也享受它的乐趣。“挈”,通“获”,意思是获得、取得。“儿剧”,指子孙后代、儿孙们的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