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夜七不堪,投笔窜耕垄。
被毛学新鄙,暴虎悔旧勇。
敛身蜗壳间,榻外即关陇。
□无奏记手,门绝问奇踵。
人言明府骄,我欲廷尉重。
可人忽东来,明月云乐拥。
叔夜七不堪,投笔窜耕垄。
被毛学新鄙,暴虎悔旧勇。
敛身蜗壳间,榻外即关陇。
□无奏记手,门绝问奇踵。
人言明府骄,我欲廷尉重。
可人忽东来,明月云乐拥。
注释:叔夜:指嵇康,他的号是叔夜。七不堪:指他七个儿子被杀,七个孙子也被流放的故事。投笔:指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因为不满现实而辞官,归隐山林,所以称其投笔。篡(chuǎn)耕垄:隐居在田野里耕种。被毛:披着头发。学新鄙:学习了新的学问而自感浅薄。暴虎:比喻恃勇轻进。悔旧勇:后悔过去的勇猛行为。敛身:收敛自己的锋芒。蜗壳:指蜗角之争,意指小争斗。榻外:指隐居的住所之外。关陇:指关中和陇右地区。□:疑为“门”字之误。奏记:上奏书。问奇踵:指询问高名士的出处。人言:别人的议论。明府:对太守的尊称。骄:傲慢。廷尉:汉代司法长官。可人:指友人王戎。东来:从洛阳东来。明月:指月亮。云:语助词。乐拥:乐得拥立。
赏析:
这首诗以嵇康自述的方式,写他在政治斗争中失败,愤世嫉俗,寄情山水的遭遇和心境。全诗语言简练朴素,风格质朴自然。
首句用《左传·定公四年》中“叔孙豹之为人也,双颊垂肘,目不正视”的典故,说自己因受牵连,被迫离开朝廷,只好退居山野,像叔孙豹一样垂头丧气,不敢正视他人。
第二、三两句写他隐居后的生活状况。他披散头发,穿着破旧的衣服,与乡里之人一起耕作,生活非常俭朴。
第四、五两句说自己学了新知识却觉得自己很肤浅,又想起从前那种恃才傲物的勇武行径,觉得后悔莫及。
第六句说自己已收束起锋芒,不再参与争权夺势的斗争了。
第七、八句说自己已闭门谢客,不与外界往来;别人对他的态度也由原先的嫉妒、怨恨转为轻视、冷淡;甚至有人以为他已经死了。
第九句说自己虽然隐居,但内心依然充满激情,希望有朝一日能再出来做事。
第十句写友人王戎突然来访,使他非常高兴,就像当年孔子得到阳货一样。
最后一句写他的心情。月亮升起时,他感到很高兴,好像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和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