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醉淫逸母,因慈杀其父。
母复通外情,将刀复害之。
亦如莎伽陀,神通大罗汉。
因游支提国,渐到跋陀村。
彼有大毒龙,字庵婆罗提。
其龙甚暴恶,侵害彼村人。
罗汉神通力,降伏毒龙已。
村人思报恩,多设苏乳糜。
有女设糜已,忧其发冷病。
遂取水色酒,奉上大罗汉。
罗汉谓是水,饮已酒力发。
迷酒到寺门,衣钵弃馀处。
醒时用神力,能伏大毒龙。
醉后如死人,不能伏虾蟆。
世尊命罗汉,及诸比丘众。
至彼罗汉所,因兹制酒戒。
正法念经说,阎罗责置人。
将驱入地狱,先说如是偈。
酒能乱人心,令人如羊等。
不知作不作,如是应舍酒。
若酒醉之人,如死人无异。
若欲常不死,彼人应舍酒。
酒是诸过处,常能不饶益。
一切恶道阶,黑闇所在处。
饮酒到地狱,亦到饿鬼处。
行于畜生业,是酒过所诳。

【诗句】

酒醉淫逸母,因慈杀其父。

母复通外情,将刀复害之。

亦如莎伽陀,神通大罗汉。

因游支提国,渐到跋陀村。

彼有大毒龙,字庵婆罗提。

其龙甚暴恶,侵害彼村人。

罗汉神通力,降伏毒龙已。

村人思报恩,多设苏乳糜。

有女设糜已,忧其发冷病。

遂取水色酒,奉上大罗汉。

罗汉谓是水,饮已酒力发。

迷酒到寺门,衣钵弃馀处。

醒时用神力,能伏大毒龙。

醉后如死人,不能伏虾蟆。

世尊命罗汉,及诸比丘众。

至彼罗汉所,因兹制酒戒。

正法念经说,阎罗责置人。

将驱入地狱,先说如是偈。

【译文】
酒醉淫逸母亲,因为慈悲而杀死了父亲。
母亲再次通奸,持刀伤害了他。
就像莎伽陀一样,神通广大的大罗汉。
他前往支提国,逐渐到了跋陀村。
那里有个巨大的有毒的龙,名为庵婆罗提。
这条龙非常凶猛,危害了村子中的人们。
大罗汉施展神通,降伏了毒龙。
村民们思念报答他的恩情,为他制作了苏乳糜。
一个女子为他做了粥后,担心他感冒生病了。
于是拿来水和酒,献给了大罗汉。
大罗汉认为那只是水,喝了酒力发作。
醉醺醺地到了寺庙门口,把袈裟等物抛弃在一边。
清醒的时候使用神力,能够制服那条大毒龙。
喝醉后像死尸一样,却无法制服青蛙。
佛陀命令大罗汉和其他出家人。
来到那位大罗汉的面前,因此制定了酒戒。
正法念经中说,阎王会责备那些放纵自己饮酒的人。
将要把他们驱入地狱,并事先告诉他们这些。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讲述一位大罗汉降伏一条巨大毒龙的故事,向世人传达了酒的危害性以及戒酒的重要性。诗中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描绘了酒对人的不良影响,尤其是醉酒后的失控状态。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佛法的教化功能,通过戒律的制定,引导人们走向修行之路,远离酒的危害。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