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命一死生,未必至三趣。
破戒失人天,及失解脱法。
汝听断酒肉,所得福德利。
有人持七宝,国城妻子施。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乃至满大千,七宝持布施。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假使为求福,锻金以为人。
其数百千万,持用广布施。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假使有佛子,造幡华宝盖。
满三千大千,持用供养佛。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
犯之罪即重,持之福亦深。
善恶长形对,苦乐镇相寻。
及健速回首,早计各悛心。
莫待无常到,如瓶满自沉。
勉哉须努力,同侍七宝林。

诗句释义

1 “杀命一死生,未必至三趣。”:这句话意味着,生命虽然可以结束,但是生死之间不一定就是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轮回。

  1. “破戒失人天,及失解脱法。”:这里强调了破戒的后果,包括失去了在人间和天界中的福报,以及无法获得解脱之道。
  2. “汝听断酒肉,所得福德利。”:劝告你停止饮酒吃肉,因为这样做可以获得更多的功德利益。
  3. “有人持七宝,国城妻子施。”:有些人拥有财富,他们的妻子和子女会为他们布施。
  4.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相比之下,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财富,也可以获得比大量饮酒吃肉更有意义的福报。
  5. “乃至满大千,七宝持布施。”:甚至当财富达到整个宇宙(即大千世界),使用这些财富来布施也比用它们进行饮酒吃肉更为有益。
  6.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即使是千万分之一的财富,用来布施也比用于饮酒吃肉更有价值。
  7. “假使为求福,锻金以为人。”:如果只是为了追求福报,那么把金属锻造成人类形状也是不恰当的。
  8. “其数百千万,持用广布施。”:即使是数百万,广泛地用来布施也是更好的选择。
  9.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即使是千万分之一的钱也要用来布施。
  10. “假使有佛子,造幡华宝盖。”:假设有一位佛子制作了幡和宝盖等装饰品。
  11. “满三千大千,持用供养佛。”:这些装饰品可以装满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用来供养佛陀。
  12. “不如断酒肉,千万分之一。”:即使是千万分之一的钱也要用来供养佛陀。
  13. “犯之罪即重,持之福亦深。”:犯了罪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通过持有这些装饰品所获得的福报却更加深厚。
  14. “善恶长形对,苦乐镇相寻。”:善与恶总是相互伴随的,苦难与快乐也是相互交织的。
  15. “及健速回首,早计各悛心。”:当人们意识到这种状况时,应该及早回头,改变他们的行为。
  16. “莫待无常到,如瓶满自沉。”:不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后悔,就像瓶子满了自然会倒一样。
  17. “勉哉须努力,同侍七宝林。”: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共同享受由佛法带来的七宝之林的宁静与和谐。

译文

  1.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不一定非要经历三界的轮回。
  2. 破坏戒律将导致失去人天福报,并失去解脱的方法。
  3. 听取我的劝告,放弃饮酒和吃肉,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功德。
  4. 有些人拥有财富,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也会给予他们布施。
  5. 相比之下,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财富,也可以获得比大量饮酒吃肉更有意义的福报。
  6. 甚至是整个宇宙的财富,用来布施都比用来饮酒吃肉更好。
  7. 即使是千万分之一的财富,用来布施也比用于饮酒吃肉更有价值。
  8. 即使只是为了追求福报,把金属锻造成人类形状也是不恰当的。
  9. 即使是数百万,广泛地用来布施也是更好的选择。
  10. 即使是千万分之一的钱也要用来布施。
  11. 假设有一位佛子制作了幡和宝盖等装饰品。
  12. 这些装饰品可以装满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用来供养佛陀。
  13. 即使是千万分之一的钱也要用来供养佛陀。
  14. 犯了罪就会被严厉惩罚,但持有这些装饰品所获得的福报更加深厚。
  15. 善与恶总是相互伴随的,苦难与快乐也是相互交织的。
  16. 当人们意识到这种状况时,应该及早回头,改变他们的行为。
  17. 不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后悔,就像瓶子满了自然会倒一样。
  18. 努力工作吧,共同努力享受佛法带来的七宝之林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佛教教义中关于因果报应和修行的重要性。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教诲,引导读者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选择。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教化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