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好,随念即超群。
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
人世自纷纷。
凝望处,决定去栖神。
金地经行光里步,玉楼宴坐定中身。
方好任天真。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佛教禅宗意境的诗。诗人通过描述佛教禅宗中“西方好”的概念,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心灵平静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第一句:“西方好,随念即超群。”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佛教中,认为西方世界是所有众生向往的地方,只要我们内心有信仰,就能超越尘世的纷扰,达到涅槃的境界。这里的“随念即超群”是指只要你有信仰,就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第二句:“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 这句话描述了夕阳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死亡。在这里,“一点灵光”比喻着佛教徒的信仰之光,而“万端尘事”则指世间的种种烦恼和纷扰。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落寞和飘渺的云彩,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

第三句:“人世自纷纷。”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纷繁复杂的现实的感慨。这里的“人世”指的是人类社会,而“纷纷”则表示复杂多变、混乱不堪的状态。诗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不满和无奈。

第四句:“凝望处,决定去栖神。”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选择。这里的“凝望处”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某个阶段或转折点,而“决定去栖神”则表示要舍弃世俗的纷扰,去寻找内心的宁静和信仰。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哲学。

第五句:“金地经行光里步,玉楼宴坐定中身。” 这句话描绘了佛教徒在修行过程中的情景。在这里,“金地”代表金色的土地,象征修行者在光明中行走;“玉楼”则代表高耸入云的楼宇,象征修行者在宴坐时心境宁静。通过这些形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佛教修行者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过程。

最后一句:“方好任天真。” 这句话是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方好”可以理解为最好、最合适的意思;“任天真”则表示要顺其自然、保持纯真的心态。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佛教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赏析:这首诗以佛教禅宗的理念为背景,通过描绘佛教禅宗中的“西方好”、“灵光随落日”等意象,表达了对人生、世界的感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想象,将佛教禅宗的教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理想境界。同时,这首诗也在形式上遵循了古代诗歌的格律要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