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外高僧,澄澄湛湛真禅刹。真禅刹。心无察察。理趣常搜刷。
玉性玲珑,处处皆通达。皆通达。无拘无辖。垒起黄金塔。
【注释】
万年春:词牌名。
修塔僧:指兴国寺的僧人。
澄澄湛湛:清澈见底。
真禅刹:真正的佛教寺院。
察察:精微细致。
理趣:佛理。
玉性:比喻佛性或佛家所讲的“如来本性”。
玲珑:精巧玲珑。
无拘无辖:没有限制和约束。
垒起黄金塔:比喻修建了高耸的佛塔。
【赏析】
这首词以咏物手法写景,借对兴国寺修塔的描写抒发对佛法的理解,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向往之情。
上片写兴国寺的修塔僧。“物外”二句,写修塔的僧人是远离世俗的,他们的心如同清澈见底的泉水,他们对于佛理的理解也如同泉水一样源源不断。这两句诗用“真禅刹”来修饰“心”,突出了修塔僧们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纯净。
下片继续赞美修塔僧。“玉性”两句,通过“玲珑”和“通达”来描绘修塔僧们的佛性。他们的内心世界如同玉石般纯洁明亮,他们的修行之路也如同通向远方的道路,没有任何限制和束缚。这两句诗将修塔僧们的佛性与玉石联系起来,既赞美了他们的心灵之美,又强调了他们的修行之路的宽广与自由。
“垒起黄金塔”一句,则是对修塔过程的赞美。它意味着修塔的过程就如同堆砌金塔一样珍贵而神圣。这一句不仅赞美了修塔的过程,也赞美了其成果——一座座高耸入云的佛塔,象征着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这首词通过对兴国寺修塔僧的形象塑造和内心世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向往。同时,它也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心灵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