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外茅斋映竹。一饱残羹冷粥。乐亦在其中,记得风仙叮嘱。
叮嘱。叮嘱。保养灵明性烛。
【注释】:
物外:超脱尘世。
茅斋:简陋的房屋。
竹:竹子,借指隐者。
一饱:一次吃饱。这里指吃得很少。
残羹冷粥:比喻清贫的生活。
风仙:仙人。
叮嘱:反复地嘱咐。
灵明性烛:比喻人的聪明才智。灵明是心,性烛是神。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情趣的词作。上阕写隐居生活的清淡;下阕写隐士对人世间的关怀,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关注民生疾苦的高尚情操。
“物外茅斋映竹”句写居处环境。“物外”,即物我两忘的境界,即超然物外的心境。“茅斋”为陋屋,以竹为邻。“映”字形象地写出了竹与茅斋相辉映的景象。此二句点题中的“如梦”二字,意谓自己虽身居陋室而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一饱残羹冷粥”句写饮食之简朴无华。“一饱”两句是对隐居生活的形象概括,也暗含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残羹冷粥”,喻指清贫的生活。“食不果腹,衣难御寒”,这是最基本也是最低的生活要求,也是最易被人忽视的生活内容,但它却包含着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人生真谛。“乐亦在其中”三句,写隐者的情怀。“乐亦在其中”,意思是说,在清苦的生活里也可以找到乐趣;“记得风仙叮嘱”,则是说自己牢记着先贤的教诲,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不可因小失大,更不可因此而自暴自弃。
这首词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清淡来表现作者热爱祖国山河、关注民生疾苦的高尚情操,表现了作者淡泊明志、安于清贫、热爱自然、珍视生命、关心国家命运的积极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