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雨喧中夜,羁人积隐忧。
葵倾那有日,麦腐欲无秋。
小市浑如洗,前溪漫不流。
林鸠兼垤鹳,聒聒几时休。

《潦雨排闷二首》是宋代诗人仇远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淫雨连绵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压抑和愁苦。下面将逐一对每句诗进行解释: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淫雨喧中夜”:淫雨如注,使得整个夜晚都充满了喧嚣声。
  • “羁人积隐忧”:被囚禁的人积累了深深的忧虑。
  • “葵倾那有日”:向日葵倾斜,象征着没有太阳的日子。
  • “麦腐欲无秋”:快要腐烂的麦子,预示着秋天的来临。
  • “小市浑如洗”:小市上的商品如同被洗净一般,显得十分干净。
  • “前溪漫不流”:前溪的水漫过岸边,无法流动。
  • “林鸠兼垤鹳,聒聒几时休”:林中的鸠和湿地的鹳不停地鸣叫,这种声音何时才能停止。
  1. 赏析
  • 抒情手法:此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 象征意义:向日葵倾斜,麦子腐烂等自然现象,象征着诗人心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和希望。
  • 艺术特点: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淫雨喧中夜”、“葵倾那有日”、“麦腐欲无秋”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关键词注释
  • 宿雨涨溪流:指连日的大雨使得溪水暴涨,水位上升。
  • 江南四月秋:暗示了江南地区在四月份已经开始进入秋季。
  • 市无粮得糶:市场上没有粮食可以出售。
  • 田有麦难收:田地里的麦子难以收割。
  • 官况全然冷:官员的情况非常冷漠。
  • 民饥绝可忧:民众因饥饿而极度担忧。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自然灾害和社会状况的描绘,仇远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人民的困苦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