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不可住,欲隐更何之。
春去已多日,客愁无了时。
斜阳依树下,明月到门迟。
闲事谁消遣,陶潜一卷诗。
【注释】
和:应和,和诗。
曹之才:指唐代著名诗人曹邺,字贞固,号九官山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唐大历五年(770)举进士不第。
隐:隐居。
春去:春天已过。
客愁无了时:旅途中因客居他乡而产生的乡愁没有消除的时候。
斜阳依树下:夕阳西下,斜晖映照着树木。
明月到门迟:月光从门前照进来。
闲事谁消遣:什么事情可以消遣?这里指消磨时光的娱乐活动。
陶潜一卷诗:陶渊明有《归园田居》五首(其四),其中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朋友曹之才的酬答之作。诗人在友人的邀请下,来到友人的山庄小住。然而,初来乍到,诗人感到有些不惯,于是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的心情。
首句“山林不可住”,表达了诗人初到此地,对山林生活不太习惯的感受。第二句“欲隐更何之”,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隐居的心情。第三句“春去已多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不适应。第四句“客愁无了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厌倦。第五句“斜阳依树下,明月到门迟”,则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的所见所感。最后一句“闲事谁消遣,陶潜一卷诗”,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和心情的一种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