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久不到西坡,苔上梅花积渐多。
野屋荒凉谁管领,酒尊期会竟蹉跎。
韶光二月已强半,乐事一生能几何。
赖有邻园春可折,洗瓶斜插在行窝。
诗句释义与赏析:
杖藜久不到西坡,苔上梅花积渐多。
注释: 杖藜(手杖),指行走时用的手杖;西坡,即西边的山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到西坡赏梅的寂寞心情。
译文: 我长久未去拜访过西坡的梅花,只见它们在苔藓上渐渐茂盛。野屋荒凉谁管领,酒尊期会竟蹉跎。
注释: 荒废的小屋,无人打理。酒尊(盛酒的容器),指饮酒。这里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因故未能实现的聚会。
译文: 荒芜的小屋中无人问津,酒尊中的美酒只能空置,期盼的聚会最终被耽搁。韶光二月已强半,乐事一生能几何?
注释: 韶光,美好的时光。强半,一半。这里的“强”是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强调时间的流逝。乐事,令人愉快的事情。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易逝、美好时光难以持久的感慨。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一生中有多少快乐的时光呢?赖有邻园春可折,洗瓶斜插在行窝。
注释: 赖有,幸亏。邻园,旁边的花园。洗瓶,清洗过的瓶子。行窝,指诗人住所附近的休息处。这句话表达出诗人虽有遗憾,但也找到了生活中的小确幸,通过欣赏邻园的春花来慰藉自己的心情。
译文: 幸好旁边有花园可以折一枝春花,将洗净的瓶子斜着插入住处附近的树荫下作为装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梅花的描述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表达了对岁月无情和美好时光难寻的感慨。诗中透露出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美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整体而言,诗人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美感和淡淡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