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宽平倦眼开,风收云翳扫烟埃。
谁能白日卷帘坐,尽看青山排闼来。
合沓断冈如引蔓,盘陀大石不生苔。
此中林壑多仙迹,何必吹箫更楚台。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冬,诗人任江州判官。
首句“寓舍在青安门外”,表明了居住的地点。次句“由是出郊不数里”,说明诗人居处不远即能见到群山。第三句“群山献状如游龙”,形象地写出了群山的气势。第四句“如奔马”,则写出了群山的动态;第五、六句写群山的形态各异;最后二句写诗人观山的感受:群山深秀,坡陀不一,似乎有招引人赋诗之意,故又约子野再用韵。
全诗以“群山”为线索,从远到近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首句“寓舍在青安门外”,表明了居住的地点。次句“由是出郊不数里”,说明诗人居处不远即能见到群山。第三句“群山献状如游龙”,形象地写出了群山的气势。第四句“如奔马”,则写出了群山的动态;第五、六句写群山的形态各异;最后二句写诗人观山的感受:群山深秀,坡陀不一,似乎有招引人赋诗之意,故又约子野再用韵。
全诗以“群山”为线索,从远到近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